无论大人小孩,中秋节总不能没有灯笼应节。
尽管新式塑胶灯笼已成为了主流,传统灯笼仍有市场,未被淘汰。但对儿童是否安全?
消费者委员会测试了33款纸灯笼的温度等项目。
样本主要用料是纸、布或绢,有风琴折合式的纸灯笼,与及用铁线或竹篾扎起骨架,再铺上布或纸做成的扎作灯笼,以例如杨桃,兔子和金鱼等造型设计。
传统灯笼都是以蜡烛照明,故此测试主要量度燃点蜡烛时灯笼悬挂点,和蜡烛座外灯笼底部的最高温度。
结果发现灯笼顶开口愈细,或悬挂点与灯笼距离愈短,悬挂点的温度愈高。
测试结果显示全部折合式灯笼的悬挂点都高于100 oC,其中四个温度更超过200℃,因此消费者绝不应使用尼龙绳,胶架或胶勾等物去挂灯笼,更不可挂近窗帘布及衣服的附近。另外,有少部分样本底部出现烧焦痕迹。
测试亦参考欧洲玩具安全标准,检视样本的尖角和锋利边缘等。
大部份样本的蜡烛座和断裂铁线的末端都较锋利。
不少样本都颇易扯出的细小部分如蜡蠋座,可能令幼童鲠喉,儿童在玩点有蜡烛的灯笼时,家长必须在旁照顾。
亦可考虑购买灯泡手柄,配合传统纸灯笼,温度较低。
遇上灯笼意外起火,不必过分惊慌。灯笼的燃料有限,可烧的时间较短。手持的灯笼可弃在空旷地下面让其自行熄灭,同时移走附近的杂物防止火焰蔓延。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