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纤体技术及疗程多夸大功效-《选择》月刊第349期

  • 2005.11.15

消费者委员会调查市面的纤体服务,发现不少减肥疗程的声称功效成疑。

尽管不少减肥疗程声称都缺乏科学根据,但仍然吸引急于减肥,抱着不妨一试心态的消费者。

专家指出,减肥没有捷径,均衡饮食再配合适量运动,持之以恒,是最有效的方法。

消委会从报章、杂志和网上收集了 24 个纤体广告声称,所应用的技术包括电流、超声波、激光、红外线、真空或按摩等。

全部广告均强力暗示不用付出劳力便可减轻体重。

例子包括: 45 分钟疗程相等于 300 次仰臥起坐的效果;结实肌肉、预防脂肪积聚、加快消耗多馀能量、强化淋巴系统、排走代谢废物及水肿; 20 分钟即减 2,500 卡路里;5小时可减去超过 10 磅脂肪等。

专家的意见与上述声称却刚好相反,举例说:

  • 电流不能令细胞更生、加速淋巴及血液循环,亦不能排水消脂。
  • 人体脂肪必须经由肌肉主动作有氧运动,藉氧化来消耗。其他外来能量令肌肉收缩扩张都不会令肌肉结实。
  • 红外线只有轻微加热作用,不能减肥、排毒或燃烧脂肪。
  • 超声波只用作辅助抽脂手术,单独使用不会有消脂效果。
  • 由第三者按摩,身体没有主动运动,故此不能消耗体内脂肪。按摩时在体外涂抹产品 ( 例如乳霜、植物精华、油膏等 ) ,都不能消脂。

总括来说,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广告上的纤体疗程或仪器能够减肥,身体不作主动运动是无法消耗脂肪。

调查亦发现,美国整形外科医生协会在本年中发表声明,指新兴的减肥疗程「 Mesotherapy 」现时没有临床数据证明有消脂功效。

而本港提供医生专业责任保险的机构( MPS )在近期发出警告,任何医生若进行注射卵磷脂( Phosphatidylcholine( 常用作「 Mesotherapy 」消脂的药物 ) 作消脂治疗,将不纳入保障范围。

本港没有法例规管纤体仪器的操作和销售,消委会关注使用该类仪器时对消费者的安全,认为有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

调查的另一部分是消委员职员以顾客的身份到市面9间纤体公司查询纤体疗程和费用。

调查显示,大部分纤体公司职员对人体生理运作,缺乏专业知识。

常用的销售手法是夸大其辞吸引消费者。例如指使用步行机 30 分钟等于跑步4小时;纤体仪器可减退应该减的部分,不应减的则完全不会减;成功率达 95%85% 体重不会回升等。

其他常见手法是强调优惠只限一天,务求消费者即时决定购买疗程。或者是先介绍价钱较贵的疗程,试探消费者的负担能力后,再介绍收费较低的疗程。疗程收费则在 $6,888$50,000 之间。

3间公司表示疗程可包括处方减肥药,但属自愿性质。一间表示如有需要可提供有减肥药的疗程。

有关纤体公司的投诉在今年首9个月大幅上升,共 82 宗,去年全年为 44 宗。投诉一般涉及疗程无效、价钱纠纷和销售手法。

消费者必须留意:

  • 纤体广告的声称和保证,往往不构成合约条款,要查询清楚有关保证是否列于单据内。
  • 小心藉辞招募纤体代言人的宣传,不良纤体公司声称可免费纤体,但提供给代言人签署的合约条文可能对消费者不利。
  • 分期付款须经金融机审批才能作实,也不一定免息。如欲以分期方式付款,应先向有关金融机构如信用卡公司查询清楚,才与纤体公司签署任何文件。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