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每天报道的大小新闻,可能与我们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费权益息息相关。
消费者委员会联同有线电视、香港电台和经济日报举办「鸡年十大消费新闻选举」,是希望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消费权益的重视。
投票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在由今天(1月4日)至18日的两星期内,登上各合办机构网页,即可在20则候选新闻中选出心目中的十大消费新闻。亦可填妥刊登于经济日报的投票表格,1月16日前传真或邮寄到指定地点。
得奖名次将根据参加者的投票名单与公布结果的接近程度为准,若结果相同,会以抽签决定。头奖一名奖金港币5,000元,二奖一名奖金港币3,000元,三奖一名奖金港币2,000元,入围奖十名,每人港币500元。
二十则候选鸡年消费新闻为:
(一)信用卡资料美国外泄 本港卡主受影响
(二)鳗鱼及淡水鱼含孔雀石绿
(三)重组食物监管架构 成立食物安全中心
(四)猪链球菌内地杀人 超市停售四川猪肉
(五)政府计划立法禁止滥发电子讯息
(六)东隧大幅加价
(七)罐头鲮鱼含孔雀石绿 当局未公开牌子捱轰
(八)银行向低结余支票户收取月费
(九)「正版」店也卖冒牌货
(十)小学年弃饭盒五千多万个
(十一)郊野公园多手机盲点
(十二)防止禽流疫区鸡蛋流入 当局计划发牌监管
(十三)银行削减分行影响用户
(十四)政府有意定立全面公平竞争法
(十五)巴士票价可加可减机制出台
(十六)消费者诉讼基金助小业主追讨迟收楼损失
(十七)油价屡创新高 航空业加收燃油附加费
(十八)市面出现水货流感疫苗
(十九)发假消息 地产代理首次被裁定停牌
(二十)片装面膜含菌量超标
欢迎公众人士踊跃参加投票,考考眼光,赢取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