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理财顾问服务调查-《选择》月刊第355期

  • 2006.05.15

你的理财顾问能否给你最佳建议?他们又是否称职?

消费者委员会抽样调查了33间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顾问公司所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评估理财顾问为消费者提供投资建议的服务质素。

调查员以不同年纪、家庭和经济状况的顾客身份,向金融机构合共进行58个个案。

结果值得有意投资的人士参考。理财顾问可能基于不同的理念或局限,作出建议的合适度可能因人而异。但他们对有意作投资的人士来说影响甚大。

消委会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部分理财顾问没有披露所持牌照或资格。只有持有相关牌照或资格的顾问才能够售卖某些理财产品,例如证券、期货或保险,又或提供投资建议。

消费者若不清楚理财顾问所持的牌照或资格,难以肯定对方能否提供所需的理财服务。

第二,有些理财顾问的收费资料不够详尽。有理财顾问只简单表示服务不用收费,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因为没有披露佣金将来自建议顾客购买产品的供应商,或根据所管理的投资总值,或回报的某一百分比收取报酬。

第三,部分理财顾问过于集中推销其公司正在推广的产品,未有详细考虑顾客的情况和理财目标。结果是一些投资建议并不完全适合顾客。

有顾问建议已退休、没收入和年过63岁的客户购买投资相连保险,每年供款8万美元,为期3年,但至第9年客户72岁时,才能连续25年得到每月1,295美元的保证红利。对退休人士来说,到72岁时才得到回报实在太迟了。

该名63岁退休人士得到的另一建议,是将大部分银行存款投入终身人寿保险计划,可是计划没有保证回报,且须于第5个保单周年(即68岁时),才能取回已供款。

有建议年过65岁的退休客户为孙儿购买储蓄保险计划,为期16年。

专家认为,年长的消费者须注意部分产品的回报没有保证,且年期长,甚至设有禁售期等,所以在投资时,除了要留意产品的风险外,更须特别注意产品的资金灵活性,并宜选择能定期提供利息回报的产品。

最后,部分理财顾问只集中讲解建议投资组合的可能收益,没有向客户清楚说明投资所涉及的风险。

举例说,只向顾客强调将来的总回报,但没有协助消费者计算实际年回报率、投资风险和可能要承受的损失。

涉及年期长的储蓄或投资计划,理财顾问鲜有详细介绍中途退出要支付的费用,例如行政费和管理费。

消委会促请金融机构参考调查结果。证监会近期进行的散户投资者调查显示,散户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有待增进。

同样重要的是,理财顾问应本着专业精神,提供客观公正的建议,协助消费者作出合适的投资决定。

投资者亦须小心评估及挑选最合适的理财专家,了解本身的财政状况及承受风险的能力。

遇有不清晰的地方要问过个明白,切勿草率作出长远财务安排,或轻易放弃作为基本投资者的权利,例如签署书面声明,确认投资决定是他们本人所作出的,及只是要求投资顾问代为执行其交易,这即可能等同于同意放弃自己的权利及应得的保障。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