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胜于治疗。要防范电脑病毒,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并使用适合的网上保安软件。
消费者委员会测试了18款网上保安软件,包括两款防火墙、3款防毒和13款兼备防火墙及防毒功能。当中两款防火墙及两款防毒软件可免费从网上下载。
测试评分标准为:保护效能(45%)、易用程度(20%)、管理及资源占用(15%)、文件易读及完整性(10%)、安装及拆除(10%)。
保护效能方面,只有4个保安软件能够侦测到所有测试病毒,包括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蠕虫(worms)和巨集病毒。
管理及资源占用方面,不同保安软件对电脑的硬体需求相差很大,一些须占用很大的空间和记忆体。消费者选购保安软件时,应留意软件的硬体需求。
现时网上的保安危机包括:病毒(virus)、间谍程式(spyware)、广告程式(adware)、垃圾邮件(spam)和钓鱼网页(phishing)等。很多是利用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技术来散播(例如诱骗电邮、虚设网站或即时讯息)。
消费者须留意,安装网上保安软件不能确保完全免受病毒、间谍程式和其他恶意程式入侵。加上程式「变种」速度十分惊人,令人防不胜防。
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服务处,向消费者提供以下网上保安建议:
- 下载软件更新档:若软件商于其网站发放一些修补程式(patches),应立即下载及安装。
- 不应下载或执行可疑档案:对一些不明来历的档案及程式须加倍小心,减少执行可启动内容(active contents)如 ActiveX、Java Script。
- 不要轻信广告或欺诈邮件:绝对不要跟从邮件中的指示,输入个人资料或按下邮件中的连结。
- 小心设置个人密码:不同网上应用或帐户如网上银行(e-banking)应设置不同的私人密码,重要资料要加密后才可传送。
- 定期将资料备份:即使受到电脑病毒感染及破坏,备份也可把重要系统档案及文件复原。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