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两款睫毛液细菌含量超标-《选择》月刊第370期

  • 2007.08.15

试想像成千上万肉眼看不到的细菌黏附在你使用的睫毛液上。这并不是虚构出来的。

消费者委员会测试40款睫毛液,发现两款睫毛液每克含有78,000个细菌菌落。

数量超过中国《化妆品生规》标准上限每克或每毫升500个菌落的150倍。

有关的两款样本亦分别检出含有每克5304,100个霉菌和酵母菌菌落。

幸好所有样本均未有检出粪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使用含菌睫毛液会大大增加眼睛受感染或发炎的风险。

化妆品的细菌含量超出标准上限的原因有很多。两个有问题的样本,在产品标签上都没有任何有关生产日期或使用期限的资料。

消费者难以从包装资料知悉产品的生情况,与及产品是否已超过了使用期限。

本会建议化妆品制造商在产品标签上清楚标示产品成分,用清楚易明的方法说明使用期限,让消费者作合适的选择。

睫毛液含过量细菌的其他原因可能是生产环境不生、产品包装损坏、防腐剂分量不足或失效所致。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样本外,其馀大部分样本的卫生程度令人满意。此外,全部样本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规标准。

测试评分以重金属含量(40%)、细菌含量(40%)和标签(20%)为标准,40个样本在5级评分中,31个(77.5%)达4分(16个)或以上(15个)。

眼部化妆品无疑是化妆的重要一环,必须小心使用避免眼睛受损。

香港医学会建议,若发现眼睛受到化妆品刺激,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以适合的卸妆用品彻底卸去睫毛液。报告列出了3个医生诊症个案。

一名病人因眼部感到不适求诊,医生发现病人有数条脱落的眼睫毛藏于眼肚,估计是卸妆时睫毛脱落藏在下眼睑,导致发炎。

另一名病人半年来经常感到眼部痕癢和红肿,经查问后知悉病人正在学化妆,相信是与其他学员共用受污染的眼部化妆品而引致不适。

3个个案中,病人每当使用部分眼部化妆品后眼皮便会出现红肿,诊断发现病人对某些化妆品成分有敏感反应。

眼科医生的其他建议为:

  • 部分人士可能会对防水睫毛液有敏感反应。
  • 不要经常选用防水功效高、有闪粉、纤维多或有增长效果的睫毛液,以免睫毛液的粒子和纤维掉进眼睛,增加受感染机会,特别是佩戴隐形眼镜的人士。
  • 返家后尽快卸妆,减少皮肤和化妆品接触时间。
  • 使用合适的卸妆用品和工具(棉花和棉花棒)彻底卸除防水睫毛液,否则残馀的化妆品可能进入眼睛,导致敏感甚至感染。
  • 检查产品标签后才购买和使用。
  • 丢弃已开封一个月的眼部化妆品,不要使用已乾固、变质或变色的睫毛液。不要用水或其他物质稀释已乾固的睫毛液。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