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解构声称毋需手术的新美容疗程-《选择》月刊第375期

  • 2008.01.15

只须简单的注射即可去皱美白,令人难以置信。

消费者委员会调查了日渐增加并声称为最新美容科技而毋需进行手术美容疗程,它们可能会对公众健康构成危险。

被宣传推广为创新的美容疗法包括打点滴美白液注射、胎盘素,甚至二氧化碳。

这些疗法是否有效?疗程是否恰当进行及安全?风险为何?

鉴于种种疑问,消委会徵询多个专业组织的意见,包括香港整形及整容外科医学会、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香港中医学会和专责公众健康的卫生署。

他们一般都同意:没有足够科学证据显示,用美白针、胎盘素和二氧化碳可以达致声称对皮肤的效果。

除了注射美容治疗外,近年亦兴起黄金线拉面。

黄金线拉面的程序是病人的面部先被局部麻醉,然后医生用刺针和幼长的黄金线,在病人面颊以交错形式穿入皮肤下形成网状。声称黄金线可刺激皮肤更生,产生胶原蛋白,令皮肤紧致。

去年一份整形医学期刊报道,一名女士于在过去 10年间做了3次黄金线拉面后,面颊出现剧痛。照X光后,从头颅放射照片发现,植入的黄金线全部断裂,全无方向,不能起固定皮肤的功效。

现时,药剂产品及执业行医分别由《药剂业及毒药条例》及《医生注册条例》规管,声称毋须手术的美容疗程显然不受上列条例规管。

很多国家都将皮肤填充物列为医疗仪器,现时本港卫生署对医疗仪器的规管属自愿性质,消委会促请政府加速推行医疗仪器的规管。

至于规管以注射进行的美容治疗,若注射的物质并非药剂产品,则没有特定的法例规管注射情况或对进行注射人士的资历要求。

卫生署认为区分医学与美容治疗有时并不容易,因此是否有触犯法例,需要详细考虑个别情况,未必能够一下子便作出判断。

该署补充,若注射的是药剂产品,则该产品必须先根据《药剂业及毒药条例》注册。在评核该注册药物时,有关产品的形态、用途和施用方法必须呈报。

《不良医药广告条例》不容许发布导致他人为矫正畸形或外科整容而进行的手术广告。不过,有关这些声称毋须手术、去皱和改善容貌的广告可能未必直接抵触有关条例,须详细研究审视。

消费者要确保安全,必须寻求和清楚了解疗程的资料,包括对身体的短期及长远影响。决定进行治疗前必须衡量所得的效益和涉及的风险,确保施行疗程人士曾受适当训练及有足够经验和技术去安全地做好疗程,以及是否有其他疗程可供考虑。

在本港,消委会在过去3年共接获5宗关于上述提及美容治疗的投诉,主要涉及后遗症,效果不满意、误导声称和销售手法。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