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打击通胀:比较不同类别店铺货价,节省开支-《选择》月刊第378期

  • 2008.04.15

你关注日常食品价格上升的情况吗?你真的想对抗通胀吗?

因应消费者的建议,消费者委员会将超市和较小型店铺的食品价格作一简单的比较。

价格调查包括11项货品(在2007年年度超市价格调查中录得升幅超过10%),购自11间不同类型的店铺,分别为5间大型超市、3间冻肉食品店或杂货店及3间小型药房。

调查结果值得一些会先格价后才购买日用品的消费者留意。

部分货品的售价差异颇大,同一货品于不同零售点的最低和最高售价差幅由6.4%至104.1%。

差幅较大的货品为:104克装的虾饺(售价由$7.3至$14.9,相差104.1%);340.2克装鸡肉肠($8至$14.5,相差81.3%);418克装忌廉黄粟($5.5至$9.9,或80%)。

接着是:500毫升生油($8.9至$14.9,或67.4%);孖装250g牙膏连赠品($23至$29.9,或30%)。

以上货品在大型超市都有以最高价出售。

虽然超市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似乎较昂贵,但它们并不是在任何时候及任何货品都是最贵的。

调查发现在超市以最低价出售的货品有5款,而杂货店亦有1项食品的售价是最高的。

调查清晰显示了消费者若要对抗通胀,必须小心格价,比较不同店铺的货品售价和推广。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环境,减省累积下来可以极为可观,对家庭预算亦极为重要。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