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13年,消费者委员会接获共30,006宗投诉,较去年同期上升10%,亦是过去四年最高的一年。
消委会对此升幅不感意外。去年7月,《商品说明(不良营商手法)(修订)条例》正式生效。条例施行的广泛宣传和报导,提高了公众人士对此条例的认识。
针对货品的投诉也录得自2010年以来的新高,达13,579宗。而针对服务的投诉则维持于2012年同期水平,录得16,427宗。
货品投诉个案激增,与近年不断改变的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其中较显着的成因是:由网购和游客购物带动的强大消费需求(有关货品的投诉比率分别高达57%及82%);加上目前市场上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都增加了消费问题而导致投诉个案上升。
五大消费投诉类别
投诉个案最多的五大类别,其总数占近50种货品和服务投诉类别总和的45%,高达13,379宗。
与「电讯服务」相关的投诉个案遥占榜首,有6,410宗。虽然较上年已下降4%,但仍然占消费服务投诉个案的39%。
当中,大多数投诉均涉及「流动电话」和「互联网服务」,各占2,165宗和1,836宗;另外投诉也包括含GPRS在内的「移动数据传输服务」,个案有884宗。半数以上的投诉与价格及收费争拗相关(3,628宗;上升11%)。
第二位是「通讯用品」,其投诉个案远低于第一位,达2,371宗(上升21%),其中2,165宗涉及「流动电话」。主要投诉性质为维修和保养服务,占1,053宗,而涉及商品质素的占645宗。
如此看来,若营商者忽视售后服务,只偏重技术进步和产品革新未必能全面照顾消费者的需要。这种情况几乎在所有行业都有可能发生。
「电讯服务」和「通讯用品」的投诉合共8,781宗,占全年投诉总数约三分之一。从行业利益出发,电讯业需要审视并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对广大消费者的服务质素。
占第三和第四位分别是「电器用品」(1,623宗,升6%)和「家私」(1,512宗,升44%),两类别皆经常前列于投诉榜上。
最后,与「旅游事务」相关的投诉个案升幅为首五位最高,较去年上升55%,有1,463宗。当中851宗(58%)涉及机票和其他相关服务。
刺激这行业投诉的主要成因来自渐趋普及的网上预订航班和相关销售服务;衍生出例如延误签发电子机票、无法及时获得航班更改或取消的资讯,以及客舱服务质素不符合消费者期望等问题。
升幅较高的两个行业
「保险业」是另一值得关注的行业。尽管就此类别接获的投诉数字相对较低(489宗),其升幅较去年同期却高出62%。
引发此急剧增长的原因之一,是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突然终止其保险代理服务,令大批投保人,忧愤或被剥夺所享的优质服务。同时,有关索偿费用的纠纷也上升36%至189宗。
一如预期,今年录得310宗有关婴儿配方奶粉的投诉,升幅惊人,达195%。当中大部分归咎于市场上的产品供应明显短缺,以及供应商侍机抬价。
商品说明条例和销售手法
新修订的《商品说明条例》实施后,针对损害消费者的不良销售手法成为本年度另一个受公众高度关注的投诉类别。消委会合共接获3,969宗寻求协助个案,较去年上升6%。
这些不良销售行为的常用手法涉及虚假或误导(1,654宗),威吓性行为(471宗),先诱后转销售(193宗),虚假价格指示(167宗)以及不当地接受付款(108宗)等。
投诉情况较严重的类别包括「电讯服务」、「药物及中成药」、「通讯用品」、「健身会藉」、「摄影器材」和「美容服务」等等。
经投诉人同意,消委会已将188宗有关不良销售手法的个案交香港海关研究和调查。
旅客投诉
随着旅游业兴旺,相关旅客的投诉也随之增加。回顾本年度,旅客的投诉共2,857宗(升32%),当中来自内地的旅客占2,306宗(升44%)。
内地的旅客的投诉个案主要与药品和保健食品、手錶和钟錶、摄影器材、电讯设备和服务、服装和体育用品等消费相关。
其中282宗投诉来自入境旅行团,个案已转交旅游业议会处理。
展望将来
在未来一年,消费者委员会会把资源集中在体现三年策略计划的工作上,致力保护和为消费者争取更多权利。
消委会将加强资源,重点研究营商手法和市场竞争等议题。
此外,消委会还将致力推动对消费者的法律保护,就消费交易引进"冷静期",函盖范围如网上购物,预缴式消费,保健和美容中心服务等。在此范筹,香港是逊色于相邻国家地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全球现象越来越普遍,消委会有必要更贴近年长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有鑑于此,消委会要准备就绪,迎接挑战。
2014年,适逢消费者委员会成立40周年。消委会已着手筹备活动,总结过去40载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也会藉此契机与广大消费者进一步接触。
周年活动之一乃首届两岸四地消费者权益论坛,该活动将于4月份举行,是消委会将联同内地、台湾和澳门的消保组织合办,届时将签署合作协议书,以加强合作。
2014年将是忙碌的一年,消委会将积极履行使命,努力取得卓越成续,继续维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