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实试自携杯购饮品 部分商户政策与执行细节不接轨 促检讨运作及增优惠助全民「走即弃」

  • 2025.02.17

香浓咖啡或不同口味的手摇饮品,可以让忙碌的都市人稍带来片刻闲适,然而每日所产生的大量即弃纸杯及胶杯、杯盖及饮管等,对环境有着深远影响。就此,消费者的「减废」意识已日渐提高,不少会使用自携杯购买外卖饮品,部分商户亦提供诱因,鼓励更多消费者使用自携杯。为了解现时餐饮业对消费者使用自携杯的配合与便利程度,消费者委员会派员以神秘顾客身分到全港20间售卖即制咖啡及手摇饮品的商户,实试以自携杯购买外卖饮品,结果发现虽然所有商户均欢迎消费者使用自携杯,但过程却并非每次同样顺利。部分商户未有清楚提供包括自携杯高度限制,及各款饮品的容量等资讯,有实试员因自携杯的杯身过高,未能直接放置于饮品出口处下方,最终仍要使用即弃纸杯制作饮品;亦有店员无法准确提供饮品的实际容量,结果因自携杯未能完全盛载饮品而满泻。另外,部分商户在制作饮品的过程中,会先使用外卖杯盛载饮品或冰粒,再倒进实试员提供的自携杯内,未能真正贯彻「走即弃」的理念。

此外,过半商户(11间)均向使用自携杯的消费者提供每杯减$1至$5或9折的优惠,惟相关资讯未必于店内清晰展示,亦有个别商户的店员错误收取正价,甚至声称没有提供相关优惠。消委会乐见不少商户提供使用自携杯的优惠,惟应加强宣传及员工培训,同时亦要检讨制作饮品的流程,确保真正有效减少使用即弃外卖杯。此外,商户亦应该于社交平台、网页,及店内当眼位置清楚列出对自携杯的容量及高度要求,便利消费者实践源头减废。

消委会实试员于2024年11至12月期间,以一般消费者身分先后到访20间售卖即制饮品的商户位于不同地区的各3间分店,并以自携杯购买外卖饮品,合共进行了60次实试。其中10间商户有售卖即制咖啡(当中2间为便利店),另外10间则售卖手摇饮品(7间属台式饮品、3间为手打柠檬茶)。实试员每次均会向店员查询使用自携杯的限制及所提供的优惠,并于下单时表明会使用自携杯。

商户资讯不全或笼统 或窒碍「自携杯」行为  

20间商户均接受消费者以自携杯购买饮品,在实试整体满意度方面,超过7成评价均为「满意」或「十分满意」,以在手摇饮品店的体验较佳。然而,并非每次过程均同样顺利,有时即使带备了自携杯,最终不能使用。以1间有提供即制咖啡的便利店为例,实试员于其中2次实试中均因为自携杯杯身过高,未能直接放置于咖啡出口处下方,而需使用即弃纸杯盛载,而店内亦缺乏相关资讯提醒消费者。相比之下,另1间同样售卖即制咖啡的便利店,则分别在社交平台及部分分店展示自携杯高度与容量的资讯,例如杯身高度不超过15厘米等,让消费者在购买前能获得清晰指引,做法可取。

自携杯款式繁多,各有不同容量,不过部分商户仅以「大」、「小」、「标准」、「正常」等较笼统字眼标示不同大小的饮品,却未有注明实际容量,即使向店员查询,有时亦未能获得清晰答复,令消费者无所适从。其中1次实试员下单时向店员查询,所带备约350毫升的自携杯能否盛载「标准」大小的冻咖啡,店员并无正面回应,只示意实试员参考放在店内的外卖纸杯大小,结果饮品在未盖上杯盖时已经满泻,而店员亦没有尝试协助清洁杯身。相反,部分商户的做法则值得借镜,例如其中1间咖啡店在餐牌上清楚列出各款热饮及冻饮的售价和容量,一目了然;另1间手摇饮品店同样在分店当眼处张贴告示,标明中杯与大杯装饮品的容量,及自携杯物料需可耐受的温度等资讯,让消费者知道其自携杯能否盛载所拣选的饮品。

制作过程中仍使用外卖杯 无助减废

使用自携杯购买外卖饮品原意是实践源头减废,但部分商户制作饮品的流程,却依然会使用外卖杯。在1间有售卖即制咖啡的大型连锁快餐店,实试员在不同分店的3次实试中,均按指示在柜台下单时先向店员表明使用自携杯,并将自携杯交予店员。然而3间分店的店员均先用外卖纸杯制作饮品,完成后才将饮品倒进实试员的自携杯内,未能真正达到「走即弃」,亦有违其集团「绿色营运」理念和宣传,消委会对此深感失望。另外,1间有即制咖啡出售的便利店亦有类似情况,其中1次实试员购买冻咖啡时,店员表示冰粒已预先盛载于附有杯盖的胶杯内,于是将胶杯内的冰粒倒入自携杯后才开始制作冻咖啡。相反,另1间便利店则在自助咖啡机旁设有冰机,消费者可按个人喜好取用及控制冰量,做法较环保。消委会建议商户检视及完善外卖饮品制作过程,贯彻「走即弃」的理念。

逾半商户提供自携杯优惠 惟应清晰显示及加强员工培训

为鼓励消费者响应环保,其中11间商户有向使用自携杯的消费者提供优惠,当中7间为即制咖啡店,4间为手摇饮品店。除1间咖啡店划一给予使用自携杯的消费者9折优惠之外,其余10间商户给予消费者每杯饮品$1至$5扣减,但当中1间手摇饮品店的优惠规定较严格,消费者必须使用该商户旗下的指定保冷杯方可享用优惠。

虽然过半商户有自携杯优惠,然而实试发现并非每间均有清晰向消费者展示相关资讯。以其中1间提供$5优惠的咖啡店为例,实试员在3次购买过程中,均发现相关资讯只以较小字体印于挂墙大型餐牌下方,未有透过如店内海报、电子屏幕、单张等宣传,消费者或难以察觉而错过优惠。另外1间手摇饮品店分别提供「自携杯」及「走饮管」的优惠,惟实试员在3次实试中,只有1次看见在电子屏幕显示有关优惠。另1间有提供自携杯折扣的便利店,则只在官方网站列出相关优惠资讯,未见在店内展示。

另一方面,实试亦发现小部分商户的不同分店在执行自携杯优惠政策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甚至未有给予折扣。1间分别在官方网站及店内餐牌均列明使用自携杯可扣减$5的连锁咖啡店,其中1次实试时店员却收取了原价,实试员检查单据后向店员查询,店员随即表示当刻忘记在收银系统输入优惠,并即场以现金退回差额。另1 间在官网列明自携杯可减$3的咖啡店,其中1次店员亦收取正价,并表示公司无提供自携杯优惠。该商户其后回复消委会时指,可能是新入职及兼职员工未完全了解公司政策及优惠,承诺会加强培训,避免同类情况再次发生。消委会乐见有更多商户提供自携杯优惠,推动消费者支持「走即弃」文化,但商户应加强宣传,及确保前线员工清楚了解相关优惠及执行细节,相信会有更多消费者会改变其购买饮品的习惯,令全民「走即弃」事半功倍。

以下是消委会向使用自携杯购买饮品的消费者给予的小贴士:

  • 可先浏览商户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获取有关该商户对于使用自携杯的限制及政策;
  • 按饮品类型带备合适的自携杯,特别留意自携杯的容量与高度,以免饮品过满而溢出造成浪费,或因杯身过高而未能放在饮品机下方;
  • 使用前彻底将自携杯清洁干净并抹干,确保卫生;
  • 在下单时应告知店员带备了自携杯,以免影响饮品制作流程;
  • 若商户有提供自携杯优惠,消费者在下单后应检查单据,若被多收费用应即时向店员提出。

 

订阅全文:https://ccchoice.org/580-bring-cup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