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要保持稳定室温,愈来愈多冷气机同时具备制冷及供暖功能。消费者委员会测试了12款「两匹」变频式分体冷气机样本,当中5款为冷暖空调机,全部制冷及供暖能源效益级别虽然均标示为1级,惟测试发现样本间的能源效率颇为参差。以制冷季节性表现系数(CSPF)计算,同组别的样本中,制冷能源效率最高者比最低者全年省电达27.4%。供暖方面,5款冷暖空调机样本间的供暖季节性表现系数(HSPF),最高者比最低者亦省电10%。此外,有4款样本的制冷量或供暖量未达所声称水平,其中制冷量最大差距为2.6%,供暖量最大差距则为1.4%,但仍在标签计划及国际惯常做法容许的10%公差范围内。消委会期望厂商加强品质监控,并建议机电工程署检视现行能源标签评级标准,鼓励业界提升产品能效水平,推出更多更节能的产品,协助消费者实践可持续消费。
是次测试的12款「两匹」变频式分体机,有5款为冷暖空调机样本,售价介乎$9,980至$20,580,其余7款净冷型冷气机样本的售价则介乎$9,888至$12,840。12款样本声称的制冷量由5.000千瓦至5.310千瓦,而当中5款冷暖空调机样本声称的供暖量则由5.334千瓦至6.000千瓦。设计上,有10款为普通分体式设计,其余2款分别属「纤巧型」或「窗口式」室外机设计。测试委托本港独立实验所进行,参考国际标准,检测样本的制冷量、供暖量[1]、能源效率、噪音水平、送风量、抽湿效果、安全程度及使用方便程度。
8款制冷量及供暖量跟声称吻合 惟有4款样本稍逊于声称
不论是制冷或供暖,相信是消费者选购时最关注的考虑因素。12款样本在最大负荷状态运行下量得的制冷量介乎5.078千瓦至5.526千瓦,其中10款量得的数值较其声称数值高出1.5%至5.8%,获得5点评分;2款样本量得的制冷量则较其声称数值分别低2.4%及2.6%,获4点评分。至于供暖方面,5款冷暖空调机样本量得的供暖量介乎5.271千瓦至6.163千瓦,当中3款量得的数值较其声称数值高出1.0%至2.7%,获得5点评分,另外2款样本量得的供暖量则较声称数值低1.2%及1.4%,获4点评分。虽然该4款样本量得的制冷或供暖量差异仍在能源效益标签计划及国际惯常做法所容许的10%公差范围内,但相比其他样本表现稍逊,消委会提醒有关厂商加强品质监控,以确保产品表现符合标示。
同获1级制冷能效可差距27.4% 供暖能效可差距10%
冷气机的CSPF反映其制冷能源效率,数值愈高代表较省电。是次测试的12款样本涵盖冷暖空调机和净冷型冷气机,其中7款净冷型样本按不同室外机设计亦分为3类。然而,即使已考虑功能及设计上的主要分别,同一组别内各样本的CSPF数值仍可相差很大。CSPF数值最高的样本达6.535,而最低的则为4.746,制冷能源效率最高的样本较最低的全年省电达27.4%[2],而该2款样本同属净冷型冷气机(非「纤巧型」/「窗口式」室外机)组别。
供暖方面,HSPF数值愈高,表示能源效率愈高。5款冷暖空调机样本的HSPF数值介乎4.722至5.247,供暖能源效率最高样本较最低样本全年省电10.0%[3]。
参考国际标准的耗电量计算方法、能源标签计划采用的气温及时间分布数据,以及是次测试结果,以每度电$1.7计算,假设每年制冷180天、每天12小时,估算每年电费介乎$1,184至$1,630;供暖(仅适用于冷暖空调机)则假设每年25天、每天12小时,每年电费约$100至$117。
倡进一步提高冷气机的能源标签评级标准
全部样本的能源效益标签均为1级,然而测试结果显示,即使同组别样本制冷或供暖能源效率仍有明显差距,反映厂商在技术上确实有能力和空间设计能源效率更高和具经济效益的产品。在现行的能源效益标签评级标准下,截至今年3月中,有高达78%分体机型号的制冷能效属1级(对比只有30%窗口机的制冷能效属1级),供暖方面更高达99%分体机型号属1级。消委会建议机电工程署研究进一步提高冷气机的能源标签评级标准,以鼓励供应商引入更高能效的产品,帮助消费者节能减碳,支持可持续消费。
使用「抽湿」模式或有助提升抽湿效果
根据在标准环境下测试的结果,于「制冷」模式并设定在最高风速档,5款冷暖空调机样本在最大负荷时分别有18%至31%的制冷量起了抽湿作用,而7款净冷型冷气机样本则为15%至24%;在半负荷操作状态下,5款冷暖空调机样本分别有2%至8%的制冷量起了抽湿作用,而7款净冷型冷气机样本则为不足1%至4%。消费者若需要使用冷气机抽湿,可考虑使用「抽湿」模式或调低风速,或有助空气中的水份在冷气机内凝结成水点,提升抽湿效果。
是次测试亦参考国际标准,对样本进行基本安全检测,当中3款样本的电源线经100牛顿的力量拉扯25次后出现移位,幅度未能符合标准的要求,其余样本都通过安全检测。机电工程署表示虽然有关样本未能完全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但在正常使用下不会构成安全问题。
保用期最短仅1年 促业界延长保障减少浪费
冷气机属耐用产品,选购时宜仔细考虑其保养安排及续保成本。12款型号的新机全机保用期由1年至3年,当中7款仅提供1年全机保用期。至于冷气机内较耐用的压缩机,保用期普遍为5年,惟两款只提供1年保用期。全部型号于新机保用期内均为市区用户提供免费上门基本检查服务,若非人为损坏,一般可获豁免维修人工费及零件费。惟保用期过后,如需上门检查,市区收费由$410至$950不等。续保方面,除1款不提供续保外,其余型号的全机续保年费由$680至$1,650,可相差逾1.4倍。此外,若分体式冷气机的室外机需维修而涉及「搭棚」工程,相关费用一般须由消费者自付。部分供应商有提供额外收费的「搭棚」费用保障计划,消费者可按需要并先了解详情,以考虑是否参加。消委会呼吁供应商尽量提供较长的产品保用期及较便宜的续保年费及维修费,鼓励消费者维修仍可继续使用的产品,减少浪费,为环保出力。
相较于暖炉或暖风机易被杂物遮盖或绊倒,冷暖空调机因安装于高处,故一般更安全且节省空间,且能源效率较高,长远使用更省电;惟冷暖空调机机价一般亦较昂贵,并需专业安装,消费者应按家居环境及需求选择合适供暖电器。同时可留意以下使用及保养贴士:
- 开冷气时宜设定24°C至26°C,开暖气则设定16°C至18°C,以节省能源;夏天可拉上窗帘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室内,关闭门窗以保持室内温度;
- 电风扇的耗电量远低于冷气机,开启制冷功能时配合电风扇,便可调高冷气机的温度设定,减少耗电;
- 善用时间掣,预设关机时间,避免长时间运行或忘记关机;在关掉电源后,不应立即重开;
- 夏季时每两周清洗隔尘网、进气口及出风口,防止气流受阻,影响效能;深层清洁冷气机牵涉拆卸及装嵌零件,建议安排代理商或专业的冷气机清洁公司进行。
订阅全文: https://ccchoice.org/582-air-con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
[1] 制冷与供暖功能测试均参考国际标准进行,其中制冷测试设定室内温度27°C、相对湿度48%,室外35°C 、相对湿度41%;供暖测试则设定室内温度20℃、相对湿度58%,室外7°C 、相对湿度87%,试验条件与大部分先进地区的冷气机测试标准或当地的冷气机能源效益标签计划相同或非常接近。
[2] 假设各样本全年从室内抽出的总热量相同
[3] 假设各样本全年从室外带入室内的总热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