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汽油进口与牌价差距再扩大 加多减少仍然存在 门市折扣虽增但实际支出升 倡直接减价惠民生

  • 2023.12.28

本港油价位处于全世界油价排行榜前列位置,可谓贵绝全球。消费者委员会一直关注及监察本港汽车燃油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于2020年发表的本港车用燃油价格监察分析报告中指出,本港汽油牌价有「加多减少」、高度一致及欠缺透明等现象。尽管本港电动车数目于近年急增,汽油车仍占私家车近9成占有率,加上油价高企,不少车主长期在「捱贵油」。基于消费者持续关注本地车用汽油零售价格上升,以及油公司日趋复杂的折扣优惠,消委会再度进行研究,以长达5年半(2018年至2023年第2季)的数据,检视国际布兰特原油价格、本地无铅车用汽油进口价、汽油牌价及扣除门市折扣后的零售价4组数据之间的变动及差距,再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加以分析,总结出以下4大现象

  1. 牌价及零售价与进口价差距不断扩大  继续「加多减少」 

整体来说,由2018年至2023年第2季,国际布兰特原油价格、汽油进口价、牌价及零售价的整体走势相近,但调整幅度差异颇大。在5年半间,牌价及零售价分别大增75.9%及57.7%,远超于进口价的20.8%升幅,令两者与进口价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各间油公司的平均牌价及零售价与进口价的差距,在2018年初分别为每公升$5.55及$4.19;其后差距逐步扩大,平均牌价与进口价的差距最大达每公升$12.33,平均零售价与进口价的差距亦达每公升$9.51,两者均增加逾120%。

由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每月进口价由每公升$5.92下跌至每公升$5.31,减幅为10.3%,然而,5间油公司的汽油牌价于这半年间却一直维持不变,反映牌价没有跟随进口价的变动而下调。

此外,「加多减少」现象在5年半间持续。以每一年的牌价与进口价的累计变动作比较,两者之间差距最大的为2022年。该年每公升汽油进口价累计减少了$0.03,然而,牌价却不减反累计增加了$2.79,换言之油公司加价时每公升「加多」了$2.82。其次为2019年,每公升进口价累计增加了$0.51,牌价却累计增加了$2.30,油公司加价时每公升「加多」了$1.79。至于「减少」的情况,分别在2018年及2020年出现。以2020年为例,每公升汽油进口价累计下跌了$1.20,牌价却只累计调低了$0.10,油公司减价时每公升「减少」了$1.10。

  1. 油公司牌价相同日数增  连续半年一模一样

消委会分析数据发现,在5年半之间,5间油公司汽油牌价相同的日数比率不断上升,除2018年为72.3%(264天)之外,其余年份均超过8成。在2019年,牌价一致的日数比率较之前一年增加了14.5个百分点,达86.8%(317天),2020年更进一步升至87.7%(321天)。相关比率于2021年稍为回落至81.1%(296天),但于2022年重拾升轨,其中于第4季及2023年第1季期间,5间油公司汽油牌价完全没有变动,牌价最少连续182天保持一致。(牌价保持一致日子为2022年9月28日至2023年4月3日。)

数据亦显示,不论是加或减,5间油公司调整价格的模式非常类似,当中两间油公司在较多情况下首先调整牌价,其他油公司一般会于数天内将牌价调整到一致的水平,各间油公司之间的竞争并不明显。

  1. 门市折扣虽增  但实际支出最高升近4

在这5年半期间,油公司向消费者提供的平均门市折扣表面上有所增加,由2018年的介乎每公升$0.90至$2.01不等,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介乎$1.87至$5.60。其中两间油公司提供较高门市折扣的日数整体比率亦较过往有所上升,分别由2018年的2%及8%,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29%及28%。

尽管5间油公司的门市折扣金额自2018年均有所增加,但相对牌价与进口价的差额不断扩大,消费者入油支出实际上愈来愈高。于2023年上半年,购买每公升汽油的实际支出较5年半前增加了13.1%至38.8%。消委会亦观察到,有3间油公司持续地在一周中的固定日子提供较高折扣,而且他们所选定较高折扣的日子互不重叠,并一致不会于星期日提供较高折扣,令消费者感觉有固定的规律。

  1. 成功投得较多油站用地的油公司  提供更高折扣

除了汽油的产品成本之外,汽油零售价亦可能受着通胀、运输成本、薪酬开支及油站地价等因素影响。其中政府批出的油站用地地价在近年亦有所上升。同时消委会亦发现,有部分油公司在成功投得较多油站用地后,亦能提供较高门市折扣,反映油站地价与油公司向顾客提供的折扣优惠水平并不一定存在必然关系。

尽管消委会希望深入了解本港油价高企的原因,但因数据属商业敏感资料,消委会掌握有限,难以准确分析行业的成本变化和压力,从而评估差距拉阔是否合理。一如既往,消委会促请油公司加强披露成本资料,让市场能有效监察其营运情况。

简化优惠提高透明度  直接减价惠民生

虽然各间油公司向消费者提供林林总总的折扣优惠,然而消委会发觉部分优惠的宣传手法有混淆消费者之嫌,例如声称的每公升折扣金额,事实上已包括将赚得会员积分的相当价值,同时此等条款细则却以极小字体显示,令消费者难以察觉或容易忽略。此外,部分油站同时竖立多个不同类型和适用于不同条件的折扣广告板,容易令驾驶人士眼花缭乱。即使消费者入油前先到油公司网站查看油价,消委会亦发现有部分油公司网站的资讯更新情况并不理想,油价资料更新或会出现滞后,消费者因此难以获取准确资讯。

消委会再次重申各大油公司应直接调低牌价,以务实的方式回应消费者诉求,令他们直接受惠。此外,油公司亦应向消费者提供简单、清晰、易明的折扣优惠,亦需以清晰易明的展示方法,在其网站、社交平台及流动应用程式公开及同步更新资讯,让消费者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消费者亦要多加留意及仔细比较不同优惠,入油前可先参考消委会「油价资讯通」网页,多作「格价」务求精明入油。

此外,消委会提出政府可探讨增加对行业的监管,包括研究强制油公司开放价格资料的可行性,例如把相关要求加入于油站用地的租约条款。政府亦可考虑引入措施规范油公司公布价格及折扣的方式,例如展示推广字眼及图片的标准,以及油公司需要同步在其可行的宣传渠道更新相关资讯。

消委会认为油公司作为大型企业,应有能力披露更多成本和销售数据,提高资讯透明度,以释除公众对行业长久以来的种种疑虑。由于汽油价格涉及民生利益,高油价将加重市民的负担,消委会期望政府及油公司采取有力的措施提升,增加社会监督市场的能力。

 

2023年车用燃油价格监察分析」报告全文: 

https://www.consumer.org.hk/sc/advocacy/study-report/autofuel_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