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稅貸留意實際年利率 莫貪平息免過度負債

稅貸留意實際年利率 莫貪平息免過度負債

每逢來到一年的尾聲,除了是佳節時分,亦是繳付稅款的季節。一大筆稅務開支,加上聖誕及農曆新年等節日的額外消費,或會令不少人士為資金煩惱,納稅人或會考慮作稅務貸款。現時市面有不少銀行提供稅務貸款,稅貸廣告多標榜「低利息」、「免手續費」等,納稅人應如何選擇?應注意什麼要點?

小貼士

稅貸的利息或會較一般私人貸款低,但貸款人始終需承擔利息及/或手續費等開支。與其每逢稅季便要四出搜尋便宜稅貸,何不及早為未來的稅款作出準備,節省稅貸潛在的開支?

 

  • 善用稅務局提供的稅款計算機(https://www.gov.hk/tc/residents/taxes/etax/services/tax_computation.htm)估算將要繳付的稅款,並均分12個月,繼而從每月收入中儲蓄起相關金額,作為繳稅儲備。
  • 利用銀行帳戶清晰劃分不同用途的存款,每月支薪後將繳稅儲備即時從支薪帳戶轉帳至另一帳戶作儲蓄起來,避免日常生活消費耗掉本應儲蓄的存款。
  • 考慮每月支薪後以儲備金額自行或設立銀行自動轉帳指示向稅務局購買儲稅券。儲稅券是由稅務局設立,協助納稅人儲蓄以應付未來繳納稅款的計劃。納稅人向稅務局購買儲稅券後,當稅款到期時稅務局會向納稅人贖回儲稅券並支付利息(現時為年利率0.15%)。
  • 收入不穩定的納稅人更需要積穀防饑,因銀行就沒有固定收入人士的貸款申請,審批時會更為謹慎,獲批貸款的息率或會較高,或貸款額會較低,甚至未能成功申請。所以不論當月總薪金是多少,都必須將每月總收入的若干百分比儲蓄起作繳稅儲備,萬一到稅季時收入不足又未能成功貸款時,仍有一定資金應付生活及繳稅。

若有需要使用稅務貸款,貸款人士應留意:

 

  • 稅貸廣告多標榜「低息」,但廣告中列出的最低利率,一般只適用於較大額貸款或特定還款期的貸款,如果貸款額未達到指定金額,利息或會大幅高於該最低利率。同時,廣告中標示的「免手續費」或提供現金回贈等優惠,一般都有附帶條件,若貸款不符合特定條件,未必獲得優惠。貸款人切勿為獲得較低利率或貸款優惠而草率申請無需要的額外貸款,因而多付了利息。
  • 雖然部分稅貸計劃的還款期可長達60個月,暫時減輕每月還款的壓力,但還款期越長,借貸成本亦會越高。同時,若還款期多於12個月,表示在下一個稅季來臨時,上一個稅季的貸款仍未清繳。假如新稅季又要貸款,財政便需承受更大壓力。
  • 不應只著眼宣傳廣告中標榜的每月平息或「免手續費」等字眼,應比較各稅貸計劃的實際年利率。實際年利率越低,貸款成本越低。
  • 宜預留充足時間申請稅貸及應貨比三家,因影響稅貸申請的因素眾多,例如貸款額、貸款人入息來源、貸款人信貸紀錄及評分等,不同銀行對貸款申請的審批程序及條件未必完全相同,批出的貸款額及利息亦會有分別。但因申請貸款的次數亦會影響信貸評分,貸款人應比較不同計劃後選出心儀計劃再提交申請,避免同一時間向數間銀行/財務機構申請貸款。
  • 貸款前應先衡量自己的還款能力,避免過度借貸。雖然借貸可暫時解決債務上燃眉之急,但如果明知無力償還仍作出借貸,加上需繳付貸款成本,變相把財政狀況變得更壞,亦會影響信貸紀錄,以至未來的貸款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