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分者回應
環境局的回應
信心回收 市民支持
就消委會的研究報告,該研究於2020年中進行,反映當時市民大眾的行為習慣。本局樂見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消費者在可持續消費的認知和態度,以及行為和意願都在過去5年有進步。
而回收方面,香港近年的回收率近30%,環境局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明確表示要加強推動減少人均棄置量及提升回收率,近期新措施的例子包括:
- 升級版「綠在區區」涵蓋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站,共有逾130個回收點分布各區,並新推「綠綠賞」回收積分卡,累計已發卡約8萬張,廣受大眾歡迎,乾淨回收有賞。
- 擴展中的「塑膠回收先導計劃」目前已在東區、觀塘及沙田三區先行,環保署收集各類家居一般可回收廢膠,一桶通行,十分便民。在下游,承辦商進行分揀、破碎、清洗及熱熔等工序,將回收物製成再生原料,之後出口或內銷,有市有價,確保轉廢為材。
- 「入樽機」先導計劃已在全港設置60部,測試在香港的實地應用,並透過電子支付平台提供即時回贈。同時,署方正整理及考慮「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公眾諮詢的意見,以制訂規管框架和未來路向。
共建可持續的城市,需要多方攜手合作,包括市民大眾日常加強源頭減廢及乾淨回收,善用上述的減廢回收新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