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69款天然/化学驱蚊产品 留意成分浓度及致敏原

69款天然/化学驱蚊产品     留意成分浓度及致敏原

新冠肺炎肆虐,不少人选择到郊野公园或行山径郊游、登山,希望摆脱口罩的束缚,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进行户外活动,谨记为家人做足防蚊准备,以免被蚊虫叮咬,也预防由蚊子传播的日本脑炎、寨卡病毒感染和登革热。巿场上有很多驱蚊产品,有些声称有机或天然,另一些则有化学成分,消费者如何选择?本会收集了69款较常见的驱蚊产品,检视产品的标签资料,然后按成分、浓度和使用形态分类,供大家参考。

驱蚊成分

一般在超级巿场、个人护理用品店、百货公司、药行等买到的防蚊液或驱蚊产品,主要供皮肤外用,于室外或野外活动时施用于皮肤上以防避蚊虫叮咬。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评估了多份科学文献及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资料,推荐经环保局注册、含以下不同活性成分的驱蚊产品,可有效减少昆虫的叮咬,较能提供长效的保护。

  1. 避蚊胺(N,N-diethyl-3-methylbenzamide,diethyltoluamide,简称DEET)为广泛应用多年的驱蚊成分,但其安全性却一直受到怀疑,因使用高浓度的避蚊胺产品或接触过量避蚊胺,尤其用于儿童身上,有机会引致皮疹、水泡及令皮肤及黏膜受刺激。美国环境保护局认为避蚊胺用于年幼动物和成年动物的效果分别不大,亦没有足够数据证明避蚊胺用于儿童有特别不良影响,因此没有限制避蚊胺应用于儿童身上。

    但根据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建议,2个月以下婴儿不应使用含避蚊胺的产品。加拿大健康局的指引认为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应使用含避蚊胺的产品。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建议,儿童应尽量使用较低浓度(上限10%)的避蚊胺,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要使用含避蚊胺的昆虫驱避剂,但如前往蚊传疾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而有机会被蚊叮咬,2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可使用浓度上限为30%的避蚊胺。
     
  2. 派卡瑞丁(picaridin)或埃卡瑞丁(icaridin)几乎是无色无臭,用于皮肤不会感到黏腻,较避蚊胺不易刺激皮肤及不会损坏塑胶和人造纤维衣物,是欧洲和澳洲防蚊产品常用的活性成分,用于驱蚊产品的含量一般由5%至20%。含20%派卡瑞丁的驱蚊产品一般有3至4小时驱蚊效能,虽然较安全,但可能会刺激眼睛,故使用时亦要小心。美国建议2个月以下儿童不应使用含派卡瑞丁的驱蚊产品,而加拿大健康局则建议6个月以下的儿童不应使用。
     
  3. 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ethyl butylacetylaminoproprionate,又称IR3535)也是无色、几乎无味的合成氨基酸,通常可用于人类和动物的皮肤,可能会刺激眼睛。但有研究显示这成分的驱蚊效用较避蚊胺低。美国建议2个月以下儿童不应使用含IR3535的驱蚊产品,而加拿大健康局则未有相关指引。
     
  4. 对-薄荷烷-3,8二醇(p-menthane-3,8-diol,简称PMD)通常提取自柠檬桉或柠檬尤加利树(lemon eucalyptus)的精油,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只建议使用提炼过的柠檬尤加利油作驱蚊用途,但对于未经提炼的柠檬尤加利精油,因未能证实同样具驱蚊功效,故并不在建议之列。由于PMD可能会刺激眼睛,美国疾控中心及加拿大儿科学会都不建议3岁以下儿童使用PMD,以及避免接触眼睛。
     
  5. 甲基壬基酮(methyl nonyl ketone或2-undecanone,又称IBI-246)是来自野生番茄的天然物质,相对于以上4种成分,属美国较新注册的驱蚊成分,巿面上部分产品将其标示为野红茄提取物。甲基壬基酮几乎无毒,可用于化妆品和用以驱逐猫狗。

不少人认为驱蚊成分是化学物质,身体愈少接触或摄入愈好,而使用含天然成分例如香茅油的驱蚊产品会较安全和安心,因此在巿场上愈来愈多这些标榜天然的驱蚊产品。

 

香茅油(citronella oil)是从香茅草提取的天然驱蚊剂,在美国普遍认为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亦毋须在美国环保局注册,长久以来作驱蚊成分,也可作调味剂。当中主要成分是香茅醇(citronellol)、香茅醛(citronellal)和香叶醇(geraniol),香味较强,个别人士未必能接受。此外,香茅油可能会轻度刺激皮肤、眼睛、喉咙,引致咳嗽,长期或频繁接触,可能会引致皮肤过敏,加拿大政府认为不应用于婴幼儿。

 

其他天然植物成分混合物的产品,常见的包括柠檬桉油(lemon eucalyptus oil)、柠檬草油(lemongrass oil)、雪松油(cedar oil)、大豆油(soybean oil)等,美国环保局认为这些作为驱蚊成分,属低风险除害剂(minimum risk pesticide)而毋须注册,但低风险并不表示绝对安全,使用时可能会刺激皮肤,尤其有日晒的时候,因某些植物成分接触紫外线后可能引致皮肤过敏。根据美国环保工作组织(US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简称EWG)的资料,植物成分一般含可能令人致敏物质(human allergens),例如柠檬桉油含有香茅醇,柠檬草油含有香叶醇、柠檬烯等,都是可致敏香料成分,在欧洲驻留类化妆品中,浓度超过0.001%便需在产品成分列表标示。

本会在超级巿场、百货公司、药行、婴儿用品专门店收集了69款较常见的驱蚊产品,检视产品的标签资料,然后按成分和使用形态分类,供消费者参考。

 

表一所列的28款产品,均有标示美国推荐的活性成分,包括避蚊胺(#1至#12)、派卡瑞丁(#13至#19)、IR3535、PMD及IBI-246(#20至#28),21款为喷雾装,4款为乳液,2款为滚珠装及1款湿巾,每瓶大约售价由$35至$175,若以每毫升或每克计,则由$0.29至$2.33,唯一的湿巾装每张需$3.99,较其他样本昂贵。1款产品(#28)并没有标示活性成分的浓度,标签的资料不足下消费者难作判断。

 

表二列出23款标榜天然植物成分的喷雾装(18款)、乳液(4款)及滚珠(1款),另加14款驱蚊贴和4款手带或手环产品。23款喷雾和乳液产品每瓶大约售价由$26至$213,每毫升/每克的费用由$0.25至$2.56,当中只有6款(#29、#31至#33、#39及#46)标示所含的植物成分及浓度,1款(#49)的供应商于本会接触后提供浓度;植物成分以香茅油、柠檬桉油等较多,5款(#29、#31、#33、#39及#46)标示所含的植物油成分浓度少于10%,未必能提供长时间的驱蚊效能,余下16款产品则未有显示浓度资料。

 

驱蚊贴、手带或手环等产品均不是直接用于皮肤,而是贴在衣物或附在手上,产品的鲜艳颜色、图案或趣味形状一般用以吸引儿童或不想接触化学驱蚊剂的孕妇使用。18款产品的售价由$20至$99,每贴费用由$0.83至$3.83,每条手带则由$1.86至$19.5,较昂贵的手带声称可以存起再用。

 

除1款(#63)以外,其余17款驱蚊贴、手环或手带产品均有标示主要成分及浓度,13款标示含有香茅油,浓度由3%至65%不等,5款含最高香茅油浓度65%,但香茅油及其他植物成分均属易挥发物质,挥发后驱蚊效能会降低。

 

由于驱蚊贴面积细小,每次可能用上数张,若黏附能力不足容易脱落,家长要注意儿童误吞或误食的风险。部分手带声称使用后可以密封包装妥善收藏,留待下次使用。一般来说,由于植物油不断挥发,气味会愈趋淡化,若保存不妥善,亦会减少可用的时间和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