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5款气垫粉底安心之选 没检出受关注化学物质兼防腐效能好

5款气垫粉底安心之选  没检出受关注化学物质兼防腐效能好

气垫粉底素以透薄的裸妆效果为卖点,设计上亦方便快速上妆补妆,人气持久不坠。林林总总的气垫粉底,品质如何?其化学成分是否安全?是否存在衞生问题?


测试了巿面上30款气垫粉底,每盒售价由$45至$700。测试发现3款的镉含量超出德国指引规限,另有多达14款样本检出微量铅,过量摄入有机会影响胎儿发展,而4款样本检出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有机会干扰荷尔蒙分泌,另有4款样本防腐效能欠佳。
 

测试项目及结果

重金属测试参考2016年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办公室(German Federal Office of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Food Safety)对6种重金属所订的指引规限,包括锑(antimony)、砷(arsenic)、镉(cadmium)、铅(lead)、水银(mercury)和可溶镍(soluble nickel)。

 

防腐剂则参考欧盟《化妆品条例》的要求,包括游离甲醛(free formaldehyde)、甲基异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简称MIT)、甲基氯异噻唑啉酮(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简称CMIT)及9种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当中包括methylparaben(甲酯)、ethylparaben(乙酯)、propylparaben(丙酯)、butylparaben(丁酯)、isoproylparaben(异丙酯)、isobutylparaben(异丁酯)、benzylparaben(芐酯)、pentylparaben(戊酯)及phenylparaben(苯酯)。又检测样本是否含有甲醇(methanol)、乙醇(ethanol)或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等酒精成分。

 

微生物测试参考内地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检测未开封样本所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total bacterial count)和酵母菌及霉菌数量(yeasts and mould count),以及是否含有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 bacteria)、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及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微生物检测可显示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以反映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衞生状况是否令人满意。

 

防腐效能测试(preservative efficacy test),又称挑战测试(challenge test),是检视化妆品所用防腐剂的效能。由于化妆品经常直接接触人体皮肤,使用时少不免会受到环境和人体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化妆品一般会于配方中加入化学防腐剂,令产品免受微生物污染的影响。在欧洲,化妆品在推出巿场前必须符合防腐效能测试。测试参考《欧洲药典》的方法,分别在每款样本植入已知菌种浓度的3种细菌(包括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2种真菌(黑麴菌Aspergillus brasiliensis及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然后将植入菌种的样本置于恒温恒湿的培养环境,分别于14天和28天取出样本,稀释及置于培养环境后,计算每种菌在不同时间的菌量减少的数值是否符合《欧洲药典》的要求。

3款样本镉超出德国指引规限

镉是自然存在于地壳和天然矿物质的金属元素,也是致癌物质。受污染的泥土或水中生长的植物、动物、鱼类和双贝类水产生物会摄取到镉,再透过食物链迁移,能积累于生物或人体内。长时期经空气、食物或水摄入低剂量镉,可令镉积聚于肾脏或致肾脏疾病和令骨骼脆弱。

 

透过皮肤吸收的镉一般只属微量,镉化合物也不是化妆品的原材料,但一些无机(inorganic)的原材料例如氧化锌(zinc oxide)、硅石(silica)或云母(mica)等可能天然含镉化合物,或可透过嘴唇附近摄入。德国监察当地化妆品含重金属的情况后,于2016年收紧了化妆品中镉的指引规限,认为镉低于0.1ppm才可接受为不可避免的重金属(technically unavoidable heavy metals),而内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镉的规限为5ppm。

 

测试结果显示6款样本检出镉,当中「雪花秀」(#24)、「Laneige」(#25)及「Dior」(#26)样本检出的镉含量超出德国指引规限(0.1ppm),由0.29ppm至0.51ppm,其余3款「Tom Ford」(#16)、「Innisfree」(#19)及「Etude House」(#21)检出的镉含量由0.057ppm至0.092ppm,低于德国指引规限。

14款样本检出微量铅

铅有毒性,对神经系统、血液、肝脏和肾脏皆有影响。铅可经呼吸管道或饮食进入人体,虽可排出体外,但部分仍有机会积聚于体内,当含量达到某个程度,可能造成铅中毒。香港医学会会董及皮肤科专科医生陈厚毅提示,铅可经由母体传至胎儿体内,影响胎儿日后的智力、精神和情绪发展。因此,怀孕妇女须慎选化妆品和护肤品。

 

14款样本检出铅,浓度由0.32ppm至0.91ppm,低于德国的指引规限2ppm。余下的样本均没有检出铅。

4款样本检出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parabens)化合物类似雌激素,或会干扰人体正常的荷尔蒙分泌,这类防腐剂曾被指可能增加患乳癌的风险有关连,不过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和欧洲经研究和审视多项资料后,认为消费者毋须过份担心,仍准许部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用作化妆品的防腐剂及设含量规定。

 

「Cle de Peau」(#5)、「Kose」(#15)、「Miniso」(#28)及「Max Factor」(#29)样本检出对羟基苯甲酸酯甲酯,含量由0.075%至0.14%,而「Miniso」(#28)及「Max Factor」(#29)并同时检出对羟基苯甲酸酯丙酯,含量分别是0.041%及0.059%,上述4款样本检出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及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均符合欧洲的相关要求(0.4%及0.14%)。余下的样本均没有检出这类防腐剂。

14款样本检出乙醇

乙醇(ethanol)和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有多种用途,可作收歛剂、防腐剂或溶剂,可减轻化妆品的黏腻感,两者均可与水、油相容,属化妆品准许使用的成分,内地和欧洲均未有订定相关上限。乙醇和异丙醇常用于消毒酒精或酒精搓手液,然而如长时间大量接触,易令皮肤变得干燥,部分人士可能对酒精过敏,因此特别关注所用产品是否含有乙醇或异丙醇。

 

测试显示14款样本检出乙醇,浓度由0.012%至7.2%,当中检出乙醇量最高的「Shu uemura」(#12)同时检出含0.011%异丙醇。余下样本均没有检出乙醇或异丙醇。

4款样本对黑麴菌防腐不足

防腐效能测试结果显示,「Bobbi Brown」(#27)、「Miniso」(#28)、「Max Factor」(#29)及「Estee Lauder」(#30)样本在植入黑麴菌后14天,菌量减少的对数(log reduction)未能符合《欧洲药典》大于或等于1(即减少90%)的要求,另外4种菌则符合相关的要求。余下26款样本所植入的5种菌种的减少对数全部符合相关要求。

 

由于黑麴菌在生活环境中几乎无处不在,空气、泥土和植物中都可能存在,黑麴菌不但可以长出大量孢子(spores),孢子亦可存活多时,一旦落在富营养但防腐效能不足的化妆品中,有机会快速生长,或令产品变质。

用防黑麴菌不足的气垫粉底会影响健康吗?

caption

陈厚毅医生表示,黑麴菌属真菌,无处不在,正常人体若使用防腐不足的产品,一般不会损害健康。然而,若是免疫系统有问题、肺部疾病患者、年纪大及抵抗力有问题或接受癌症治疗的人士,经呼吸系统吸入黑麴菌,则受真菌感染的风险较高,可能导致黑麴病(Aspergillosis)。部分人士可能对孢子产生过敏反应,例如哮喘病患者,有机会令气管过敏,引致咳嗽等。不过,一般人受真菌感染的风险较低。

 

产品若受微生物污染增生而影响品质,一般肉眼看不见,消费者需留意产品本身的颜色有否改变,搽上后颜色效果是否与之前不同。皮肤若没有伤口,使用了一般问题不大;若皮肤有细微的伤口或搽上后觉得皮肤刺痛或出现痕痒则要小心。若产品已过期或出现霉菌,都不应使用。

 

所有样本均没有检出锑、砷、水银和可溶镍。样本也没有检出游离甲醛、检测的7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CMIT或MIT防腐剂,以及有毒的甲醇。所有样本检测的细菌菌落总数、霉菌及酵母菌、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符合内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要求。

本会已将镉含量超过德国指引规限的样本资料交予海关跟进。

海关表示一般在香港市面出售供私人使用的消费品包括化妆品,如不受其他特定法例规管,其产品安全均受《消费品安全条例》规管。根据《消费品安全条例》,消费品必须符合「一般安全规定」,即相关制造商、进口商及供应商有责任确保其供应的消费品达到合理的安全程度。

本会检视样本的标签资料及内附说明,包括所用语言、成分及使用期限等,发现「Missha」(#6)、「The History of Whoo」(#9)、「Fancl」(#10)及「TonyMoly」(#11)样本并没有详细列明全部成分资料,消费者无法根据产品标签得知其成分而作适当的选择。

 

26款详细列明成分的样本中,11款标示含1种或多于1种欧洲列为可致敏的香料成分,包括limonene、citronellol、linalool或geraniol等,容易对香料或皮肤过敏的人士宜细阅标签成分,避开自己关注或可能引致过敏的物质。

 

label

用中文及英文标示使用注意事项,消费者会较易明白而不误用。

注意事项方面,6款样本没有用中文及英文标示相关事项,10款样本甚至没有提供这方面的资料,例如只供外用或避免接触眼睛等注意事项,消费者或因而误用。

除「Kose」(#15)没有标示使用期限外,其余样本多数标示开封后使用期,例如12个月或24个月,制造日期方面则只有少数标示。气垫粉底的含量一般低于20克,消费者应可在限期前用完,但使用时要注意产品的清洁和密封程度,免受微生物污染。

 

本港现时未有针对化妆品或护肤品的安全规例,其实不少地区例如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及内地等,对化妆品和护肤品都有相当严格的规管,包括必须详列所用的成分、使用期限和适当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本会呼吁有关的政府部门参考内地或其他国家,为化妆品及护肤品订立安全规例,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本会亦提醒供应商应在产品上详细标示成分,提供足够的产品资料供消费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