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意见
本港专家和海外组织的意见
实际使用情况下二氧化氯易被吹散
香港大学理学院麦嘉慧博士指,若以二氧化氯气体进行空间消毒程序,在指定范围的密闭空间内维持气体在若干浓度并持续一段时间,才可以达到有效的环境消毒效果。麦博士强调,用原材料进行除菌抗病毒效能试验的结果并不足以反映产品的实际效能。假设除菌挂卡挂章样本可以如声称所指持续地释出二氧化氯气体,但在实际使用情况下,除菌挂卡挂章产品释放二氧化氯气体的程度会受不同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和湿度等)所影响。消费者一般长时间处于开放而非密闭空间,例如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在街上行走等情况下,空气会有流动,逗留在同一地点时间亦有限,加上会有阳光照射,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极大等多种因素;二氧化氯气体会因为自然扩散或被吹散,而不能达到足以杀菌除病毒的浓度,加上这种物质并不稳定,易被分解,故此实际上不太可能为使用者提供有效的防疫保护。
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仍不足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
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主席梁子超医生表示,按目前就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研究资料,当患病或带有病毒人士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喷出带有病毒的飞沫,近距离接触容易造成感染;另一方面,喷出的病毒亦会黏附在物件表面,若干时间内仍可能具有传染性。故此,要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最重要是避免和感染人士有密切接触,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以及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所产生的飞沫;此外,注意手部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用的环境和物件的表面亦十分重要。
梁医生认为,一般除菌挂卡挂章产品采用局限的试验空间进行静态的效能试验,该等试验结果不可能作为评估产品在现实使用环境下抗疫效能的依据。由产品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显示,有产品要花上数小时才可在试验空间内产生低浓度的二氧化氯,认为普遍产品在现实使用环境中及短时间内,所释出二氧化氯气体的浓度并不可能提供有效消毒环境的效能。
对于部分除菌挂卡挂章产品声称适合于出入医院或诊所期间使用,梁医生更提醒,如果有带有病毒人士于近距离产生飞沫,使用除菌挂卡挂章并不可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尽管目前未能完全排除经由空气传播病毒的可能,但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病毒的数量并不高,而且在医院等医疗设施内,应采取适当的源头防控措施以控制任何潜在的空气传播风险。一般而言,只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透过空气传播途径而感染的风险并不大。正确佩戴适合的口罩加上正确的洁手步骤都能有效减低感染的风险,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佩戴除菌挂卡挂章等产品有任何实质帮助。
海外组织质疑除菌挂卡挂章产品的防疫效能
日本消费者厅(CAA)在今年3月发出的新闻稿提出,目前为止未有足够证据支持空间除菌剂(如挂颈款式)可以有效对付新型冠状病毒,提醒产品供应商避免作相关陈述。而美国环境局(USEPA)亦于今年3月发出新闻稿指,一款除菌挂卡产品并不列于当地已注册的消毒剂,当局认为相关产品的安全及抗病毒效用均没有经过其评估,强调未经注册的产品可能有损健康,构成不良影响,或对致病微生物没有明确效用。建议消费者参考其适用于消灭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消毒剂名单(简称List N),该名单所列为当局认为可以有效和安全对付新型冠状病毒的产品。及至4月,当局重申使用未经证实功效的产品(包括除菌挂卡),可能对使用者构成危险,促请零售业界避免让具有虚假消毒声称例如对付冠状病毒的产品流入市场。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在今年2月公布供非医疗机构作环境清洁的临时指引文件指出,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有机会在环境中存活长达数天,故此建议用含有可以有效对付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的抗菌剂(antimicrobial agents)的产品,清洁可能受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环境。而二氧化氯没有被列入有效对付新型冠状病毒的抗菌剂之中。
海关的意见
海关表示,在接获本会是次研究的相关资料后现正跟进中,如发现有相关货品的声称抵触《商品说明条例》(《条例》),会采取适当的执法行动。按《条例》,「商品说明」是指以任何方式及透过任何途径,就货品或其任何部分作出直接或间接的显示,包括效能、强度或性能等。尽管《条例》没有强制规定须于货品标示其效能、强度或性能等说明,不过,所有标示或附在商品上的商品说明必须正确无误,不能误导。如果商户在欠缺实质证据支持下就货品作出虚假或具误导性达关键程度的陈述,可构成虚假商品说明的罪行。而违反《条例》属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万元及监禁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