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较易蛀牙的原因
每次饮食后,牙菌膜中的细菌会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素,导致牙齿组织的矿物质流失(左图)。唾液有中和酸性的作用,但需要约20至30分钟才能发挥作用,若吃喝次数频密,导致牙齿表面的矿物质流失量较修复量为多,经过一段时间后,牙齿会慢慢被侵蚀形成蛀洞(右图)。
饮食后,牙菌膜的细菌会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素, 若吃喝次数频密,经过一段时间后,牙齿会被慢慢侵蚀形成蛀洞。 |
香港牙医学会代表陈慧玲医生和周文谦医生表示,蛀牙最明显的征状是牙齿颜色的变化和形成明显的破洞。在蛀牙初期,由于牙齿的变化并不明显,有时蛀牙位置更在牙齿之间或隐蔽的地方,患者较难察觉。另外,蛀牙令牙齿对外来刺激例如冷热食物特别敏感,但很多人常将这种感觉与敏感牙齿混淆,若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当蛀牙范围扩大,影响牙齿神经发炎时已经太迟。
长者较易蛀牙的原因
长者较易蛀牙的原因有几方面,包括:
因为缺齿而需佩戴假牙托或镶牙桥,增加了清洁牙齿的难度;另外,部分长者的手眼控制不太灵活,或令清洁牙齿变得困难,以致假牙托或牙桥与牙齿的接触面成为蛀牙的高危位置。(见右图)
长者因身体状况和药物影响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亦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部分长者因患有牙周病,导致牙肉和牙床骨(牙槽骨)收缩,牙根因而外露,由于牙根的表面没有珐琅质保护,较容易被蛀掉,而牙根蛀掉一般较难治疗。(见右图)
如能及早发现蛀牙,在未出现蛀洞前可以非手术方法治疗(例如由牙医涂上高浓度氟化物);如已出现蛀洞,一般只需利用合适的牙科物料修补破洞,便能恢复牙齿的功能;但若破损的范围较大,则可能需要加上牙套,以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