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份者意见及回应
食物安全中心意见
就消委会转介的30个样本共涉及41个有关防腐剂、抗氧化剂及营养成份标签测试结果,食安中心已全部作出跟进。在分析消委会的测试结果时,食安中心亦需按国际惯例考虑为消委会进行检测的实验室在测量方面有不确定度,经考虑此不确定度后,食安中心认为其中涉及13个样本的14个测试结果未有违反相关规例。就余下涉及21个样本的27个测试结果,中心正作出进一步跟进。如发现违规情况,会采取适当行动。
丙烯酰胺、GE和3-MCPDE是食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食品法典委员会和食安中心已制订守则及指引,协助业界减低这些物质在食物中的含量。但现时食品法典委员会及其他主要地方均未有就上述物质于饼干中的最高含量制订标准。
就「部分氢化油」的规管方面,《2021年食物内有害物质(修订)规例》已将「部分氢化油」列为食物中的违禁物质,《2021年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修订)规例》则规定预先包装食物如含氢化油,须在配料表中标示。相关条文定于2023年12月1日生效。
厂商意见
「莱家」(#1)的代理商表示会保证产品的最高质量。
「嘉顿」(#2)的生产商表示香港未就测试中三种污染物于威化饼中的含量订定标准,而已于刚刊宪的《2021年食物内有害物质(修订)规例》只提及3-MCPD在调味剂及GE在婴儿奶粉的标准,其他国家亦暂未有威化饼的相关标准。营养标签成分是由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化验得出的结果。
「Arnott's」(#11及#43)的生产商表示其所有在港售卖的饼干均符合法例。该2款产品的营养素含量与其成分一致。该公司指目前香港没有就测试中三种污染物在饼干中的含量制定标准,但会采取措施降低这些物质的含量,并坚守食品标签法规。又指医学和科学专家认为含这些污染物的食物仍可构成均衡饮食的一部分。
「利脆牌」(#12)、「Oreo」(#14)及「太平」(#25)的代理商,以及「Jacob's」(#48)的生产商分别表示测试中三种污染物并非添加成分,其对人体的影响仍在评估阶段,而香港尚未为这些物质在饼干中订立标准,会关注相关风险评估及新法规要求,研究减少的方法。另「Jacob's」(#48)的生产商表示产品产自马来西亚,营养标签是间接分析得来,因各地对营养标签要求不一,正调查数值偏差,会尽快更新标签。
「佳之选」(#13)、「CRICH」(#39)及「The Natural Cracker Co.」(#47)的代理商表示会重新检测其产品的糖含量,然后根据结果更新标签。
「ACE Brand」(#16及#24)的代理商表示会要求厂商重新检测营养成分及更新资料,计划定期抽检。
「无印良品」(#17)的生产商表示正考虑引入改良油脂,另可能使用可减少丙烯酰胺产生的食品添加剂。
「麦维他」(#18及#55)、「Carr's」(#42)的生产商表示测试中三种污染物在烘培过程中自然产生,而香港尚未为这些物质在一般食物中订立标准,生产商指测试结果显示产品含量低于欧盟的丙烯酰胺基准水平,另指欧盟只就一些食品例如植物油订定3-MCPD及GE的标准,厂方已有措施确保食油原材料的含量低于标准。
「759阿信屋」(#23)的代理商表示已更新该批产品标签。厂方指该产品无添加抗氧化剂TBHQ,所检出的是来自食油原材料,含量符合相关法例及国际标准。
「小牧味屋」(#26)的代理商表示已通知生产商改善,会尝试用其他油替代棕榈油,减低3-MCPD及GE含量。另提交检测报告并指营养标签是根据报告结果标示,会再检测及更正不符合的内容,会定期检测。生产商表示没有添加TBHQ,所检出的是由原材料食油带进产品中,已立即更正标签,会加强原材料采购。
「特惠牌」(#27)的代理商表示测试结果显示产品符合香港法例要求。
「乐天」(#29)的代理商表示已要求生产商进行加强定期检测,确保符合要求。生产商指检测同批次产品的营养成分结果合乎要求,标签的脂肪值与本会测试结果有偏差是因样本涂上比平时多点朱古力,但属个别事件。
「M&S Food」(#32)的生产商表示欧盟就饼干及脆饼订定的丙烯酰胺基准水平没有法律限制,但要求业界采取措施将含量降到合理可达到的水平,测试结果显示产品含量低于基准水平。又指本会测试饼干成品,但欧盟条例订定某些食品例如植物油而非成品中3-MCPD及GE的最高含量,已确保油脂原材料符合要求。另指营养标签符合目前欧盟法规。
「YBC」(#41)的代理商表示不再入口此产品。
「Göteborgs」(#44)的代理商表示测试结果显示产品是安全的,并已于8月尾起使用新标签,反式脂肪含量为0.03克/100克,香港法例定义可称为「不含」或「无」反式脂肪。
「HAITAI EDO Pack」(#46)及「东洋牌」(#57)的代理商向本会提交测试报告并指产品成分无任何更改,但营养成分跟本会测试结果不同,已通知生产商及正待回复。
「蓝钻石」(#50)的代理商表示营养标签的误差是由于美国法规与香港的不同。为避免香港发售的产品使用美国标准,仓库和市面所有产品的数值将重新整理,饱和脂肪和糖含量会清楚标示在新标签上,亦新增食用分量的数值。
「Dare」(#51)的生产商表示丙烯酰胺的测试结果略高于基准水平,调查后得知部份原材料可能令丙烯酰胺水平较高,故已从原材料着手改善,并预计2022年完成。另生产商更正食用分量为18g(4片)。
「合成」(#52)的代理商表示测试结果与脂肪、饱和脂肪、糖、钠和膳食纤维标示值的差距在规管容忍限内,其反式脂肪是根据上次测试结果(0.1克/100克)而标示,会委托第三方实验室再测试,以验证结果的差异,可能因各种因素例如设备、原材料等。
「么凤士多」(#54)的生产商表示已更改营养资料。
「美味栈」(#60)的代理商表示产品符合香港法例要求,已联络生产商并研究方法减少测试的三种污染物:(1)食安中心《关于减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指引》建议添加天门冬酰胺酶在配方中及控制烘焙温度;(2)食安中心《食物安全通讯第83期》建议选择GE含量低的油脂。营养成分已在9月初更新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