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项目及标准
测试项目及标准
测试由多国的消费者组织携手合作,国际消费者研究及试验组织负责统筹,样本主要于欧洲购买,于欧洲一所实验室进行测试,本会选取其中11款于本地有售或可经网购的型号,发表测试结果,样本售价由$599至$2,300。评审项目涵盖实验室测试,包括防水、防滑、透气度、吸震能力和耐用表现等,以及评审员实试。
实验室测试参考多个有关鞋类测试的国际标准,包括ISO 20344、ISO 13287、ISO 4649、ISO 22774及ISO 17075-1等,比较样本的鞋面构造、鞋底的防滑表现、各部分的耐用表现及吸震能力等。鞋面构造测试包括防水表现、透气度及保暖能力。
6款样本的防水表现逊色
防水测试包括以仪器模拟用户穿着行山鞋样本于静止时的防水表现,测试前先量度样本重量,再将样本置于水深60毫米的环境4小时,然后量度其重量。期间样本若出现入水情况,便不需继续测试,否则需继续浸水2小时后再次量度其重量。虽然不少样本都采用相同供应商的防水膜,但防水表现差异颇大,测试发现「Lowa」(#6)及「The North Face」(#8)的鞋内完全没有入水,浸水前后的重量亦几乎没有改变,获5点的最高评分;「Asolo」(#4)、「Scarpa」(#10)和「Merrell」(#11)浸水少于1小时左脚样本已出现入水的情况,浸水2小时后,#4及#11的右脚样本同样入水,测试被终止,该3款型号均只得1点评分。浸水4小时后,「Quechua」(#9)的右脚样本鞋头位置有轻微沾湿,浸水6小时后鞋身也有入水情况,而左脚样本鞋头位置同时出现沾湿情况,表现较逊色,只得1.5点评分。此外,「Salomon」(#3)及「Adidas」(#5)虽然于测试后没有出现入水的情况,但鞋面不够跣水,鞋的重量分别增加了26%及30%,亦影响评分。
1款透气度较差
纵使有良好的防水能力,若行山鞋本身透气程度不理想,用户长时间穿着会感到局促及不舒服。透气度测试,先从样本鞋身近鞋头、外面料及内面料等不同位置,𠝹出多块直径4厘米的物料,然后以该等物料盖在装有干燥吸湿珠的玻璃瓶上,再把整个玻璃瓶放入固定温度及湿度的空间内,存放23小时后量度吸湿珠的重量变化。吸湿珠增加的重量愈少,表示物料愈不透气。结果发现,「The North Face」(#8)鞋面各个位置物料的透气度较差,得3点评分,样本#2至#6、#10及#11的鞋面物料透气度都颇佳,尤以「Haglöfs」(#2)及「Lowa」(#6)的表现最好,该2款样本同获5点的最高评分。
保温能力不一
测试模拟于寒冷天气下穿着样本,脚部所感受的降温变化。测试人员先将鞋内的温度调节在23.5℃,然后放入一个-5℃的环境内,每隔5分钟量度鞋内脚前掌位置的温度,直至60分钟完成整个测试,结果发现「Haglöfs」(#2)、「Mammut」(#7)、「The North Face」(#8)及「Quechua」(#9)的保温表现较好,样本的脚前掌温度只下降了少于8.1℃,获4点的较高评分,惟「Asolo」(#4)的保温能力稍逊,脚前掌的温度下降了10.8℃,只得2点的较低评分。由于测试是以不锈钢珠代替脚部进行,实际穿着时一般会先穿上袜子,保温效果应会较佳。
防滑表现参差
测试分别量度鞋外底的脚前掌及脚踭位置于干燥及潮湿的瓷砖(ceramic tile)及粘土(clay)砖上的摩擦系数(friction coefficient),从而评估样本的防滑表现,摩擦系数愈高代表样本的防滑能力愈佳。瓷砖表面模拟平滑的石头或树根表面,粘土砖则模拟结实的泥路表面。样本的整体防滑表现参差,得分由3点至4.5点,以「Haglöfs」(#2)及「Adidas」(#5)的表现较佳,该2款样本于干/湿地砖有较平稳的防滑表现,同得4.5点整体评分。整体各样本于干地面上的防滑表现普遍较于湿地为佳,以「Meindl」(#1)、「Haglöfs」(#2)、「Adidas」(#5)、「Lowa」(#6)及「Merrell」(#11)的表现最好,获5点评分;而整体样本在湿地面的防滑表现则较逊色,评分由2点至4点,其中「The North Face」(#8)的表现较差,只得2点评分。
整体吸震能力不俗
行山落石级或斜路时,足部承受较大压力,故此行山鞋的吸震能力对双脚的保护尤其重要。测试时,模拟脚踭的测试座先以50N(牛顿)的力度压向样本的内底,然后将推出力度慢慢增加至5,000N,量度期间测试座的移位,利用公式推算鞋底能吸收的撞击能力。结果显示「Salomon」(#3)、「Adidas」(#5)及「The North Face」(#8)的吸震能力表现较佳,同获较高的4.5点评分,「Asolo」(#4)及「Scarpa」(#10)则表现平平,只获得3点评分。
3款整体耐用表现满分
耐用测试环节模拟样本于重复使用时鞋内面料、鞋底及鞋带的损耗程度。虽然鞋内物料一般较鞋底承受较少与外物的磨擦,但亦有可能因穿着时的内部磨擦而出现褪色或破损。试验人员按标准方法分别干磨及湿磨样本近鞋踭位置的内面料51,200次及25,600次,然后检视样本的内面料表面于测试后的损耗及褪色情况。样本的整体表现参差,评分由2点至5点,8款样本得5点的最高评分,惟「Haglöfs」(#2)及「The North Face」(#8)的表现则较逊色,当中#2未能有效抵御干湿袜子的磨擦,测试中段鞋内面料已经出现明显的磨损。
外底耐磨及耐屈折表现差异大
不论是行山鞋或其他鞋类,鞋底是最易磨蚀及经常屈折的位置。进行耐磨擦测试时,试验人员将取自鞋底的物料(直径16毫米,最少厚6毫米)放于耐磨仪器上然后量度样本测试前后的重量变化,以评估样本外底的磨蚀程度及观察其破损程度。进行屈折测试前,先于样本外底的脚前掌最容易受到屈折的位置𠝹开一条2毫米的缺口,然后重复屈折鞋底30,000次,完成测试后观察鞋底的破损程度。
结果显示样本的耐磨表现参差,「Salomon」(#3)、「Adidas」(#5)及「The North Face」(#8)的鞋底较易磨蚀,只得1.5点或以下评分,另有3款样本包括「Meindl」(#1)、「Quechua」(#9)及「Scarpa」(#10)表现较好,获4点或以上评分;样本抵御重复屈折的能力亦同样参差,表现最佳为#1、「Haglöfs」(#2)、「Lowa」(#6)及#10,测试后鞋底的缺口几乎没有扩大,获5点的最高评分,惟#5、「Mammut」(#7)及「Merrell」(#11)于30,000次重复屈折后,鞋底的裂口扩大情况明显,仅得2点或以下评分。此外,亦以样本的鞋带于鞋带孔来回摩擦20,000次,结果显示除「Lowa」(#6)的鞋带于测试后出现较显著披口,只得2.5点的评分外,其余样本的鞋带耐用表现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