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各大超市定价差距大 善用格价工具精明消费

各大超市定价差距大 善用格价工具精明消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超市的多种食品及日用品曾被抢购一空,部分储备食品例如罐头及急冻食品等货品组别的总平均售价在同年大幅飙升1至2成。随着疫情在去年稍微缓和,一篮子共230项超市货品的总平均价格在2021年较2020年稍为下跌1.9%,多款平均售价曾飙升的货品在去年有所下调,当中以罐头食品类别较为明显,下跌5.3%,然而部分货品的平均售价仍较疫情爆发之前为高。

 

另外,有不少市民反映超市部分货品价格在近期有所提高,由于年度超市价格调查的数据只截至去年12月,未能反映近期超市货品的价格走势,故本会另行于「网上价格一览通」收集今年1月至3月相关超市共90项网上货品的价格作分析,发现当中有不少货品的平均售价在近期均有所上升。

网上超市货品价格分析

分析今年1月至3月的网上超市价格

第5波疫情在农历新年前开始爆发,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早前有不少市民因担心会被「禁足」而纷纷到超市抢购食粮。为了解部分常用作储备的食品及日用品,例如食米、鸡蛋、即食面、罐头、急冻食品及厕纸等的近期价格走势,本会根据「网上价格一览通」收集的超市货品价格资料,选取其中11组(共90项)于2间或3间超市网购平台(「百佳」、「Market Place by Jasons」和「AEON」)有售的货品,分析由今年1月至3月相关货品的价格变动情况,由于调查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23日,下文所述的3月份资料为该月首23日的平均售价。

另外,其中1间网购平台复盖的货品数目较少,在90项货品中,只收录到其中63项货品的价格资料,除该63项货品的平均售价(已包括优惠价)按3间超市的价格计算,其余27项货品的平均售价只包括2间超市的价格资料。

63项货品在3月的总平均售价较1月高4.2%

为了解在疫情爆发前后的货品价格变动,调查先比较2月与1月的平均售价,以及3月份与2月的平均售价,然后再集中比较3月与1月的平均售价。

 

综合分析63项3间网上超市货品的价格资料,有关货品的总平均售价在2月或3月均较前一个月为高,其中2月较1月高2.9%,而3月则较2月高1.2%;如与1月份比较,3月的总平均售价则上升4.2%。如单看27项只有2间超市有售的货品,相对于前一个月,27项货品的总平均售价分别在2月及3月上升4.7%及3.5%;而3月则较1月上升8.3%。

 

在11组货品中,除了「包装面包(方包)」和「罐头肉」外,其余9组货品在2月及3月均持续上升;而相对于1月,在3月全部11组货品的总平均售价都有上升,由0.2%至24.8%,升幅最高的3组货品依次为「包装蛋糕」(24.8%)、「食米」(9.2%)和「鸡蛋」(8.2%)。(见图三)

图三:2022年1至3月 (至23日) 11组网上货品总平均售价的变动情况

 

A超市全部11组货品的总平均售价均有上升

若分析每间超市于3月比对1月的平均售价变动情况,其中A超市的全部11组货品的总平均售价均有上升,升幅由2.1%至46.8%,升幅最大为「包装蛋糕」(46.8%),其次是「食米」(7.8%)、「鸡蛋」(7.6%)和「即食面」(7.4%);B超市则除了「罐头肉」的总平均售价下跌4.1%,其余10组货品的总平均售价均上升,由1.4%至11.4%,升幅较显著的5组货品分别为「食米」(11.4%)、「罐头蔬菜/汤」(11%)、「即食面」(9.2%)、「鸡蛋」(8.8%)和「卫生纸/盒装纸巾」(8.1%);至于C超市只涵盖11组货品中的7组,全部7组货品的总平均售价均上升,由0.2%至8.3%,升幅最大的货品组别为「食米」(8.3%),其次为「罐头蔬菜/汤」(4.7%)。

 

总括3间超市有售的63项货品(7组),于同一时段则以A超市整体总平均售价的升幅最大(5.5%),其次是B超市(4.8%),升幅最小(2.2%)为C超市。(见图四)

 

图四:每间市于2022年3月 (至23日) 比对1月11组网上超市货品总平均售价的变动情况

 

升幅较大的4组货品

相对于1月,在3月总平均售价升幅最大的货品组别为「包装蛋糕」(24.8%),组别内4款货品的平均售价均上升,由9%至28.7%。而在2间超市中,以A超市的总平售价升幅较大,有46.8%,组别内除有2款同一品牌的蛋糕在3月上升10.8%,另有2款另一品牌的雪藏蛋糕大幅上升56.2%;至于B超市,在3月的总平均售价升幅为5.4%,组别内4款货品的平均售价升幅由4.5%至8.8%。(见表三)

 

「食米」为3间超市共有的货品组别,其总平均售价在3月较1月上升9.2%,组别内除1款食米的平均售价微升0.3%,其余3款货品的平均售价均上升超过1成(10.6%至15%)。而在3间超市中,以B超市的总平均售价(11.4%)的升幅最大,组别内有3款食米的平均售价均上升超过1成至2成(11.6%至21%);另外2间超市于同一时段的总平均售价则分别上升7.8%(A超市)及8.3%(C超市),当中同样有3款食米的平均售价的升幅较显著,分别为10.3%至11.8%(A超市)及9.1%至13.6%(C超市)。

 

「鸡蛋」在3月的总平均售价较1月上升8.2%,而组别内5款货品的平均售价上升由5.6%至10.2%。在2间超市中,以B超市的升幅较大,有8.8%,而A超市的总平均售价则上升7.6%。虽然2间超市的总平均售价升幅较接近,但组别内部分货品的平均升幅并不一致,例如当中有1款鸡蛋在A超市上升11.2%,在B超市则下跌0.4%;另1款在B超市上升18.6%,在A超市则下跌0.2%。

 

罐头食品以「罐头蔬菜/汤」的总平均售价的升幅较大(3月较1月升6.8%),组别内全部5款货品在3月的平均售价均较1月为高,由2.6%至17.1%。而在3间超市中,以B超市的总平均售价(11%)的升幅最大,其组别内的5款货品,有2款的平均售价上升超过1成,分别为14.9%及37.9%;另外2间超市的总平均售价的升幅虽然较小,分别为4.3%(A超市)及4.7%(C超市),但组别内亦分别有1款及2款货品的平均售价上升逾1成(分别为15.5%及11.2%)。

逾6成货品于不同超市的平均售价可相差逾1成至5成

同一货品在不同超市的售价会有差异,以3月份90项货品的平均售价为例,除1项货品外,同一货品于不同超市的最高和最低平均售价相差由0.1%至最多55%,当中有57项货品的平均售价相差超过1成,差异较大的货品主要集中在「罐头肉」(9项)、「罐头蔬菜/汤」(5项)、「罐头鱼」(10项)、「即食面」(15项)、「卫生纸/合装纸巾」(8项)及「急冻点心/肉」(4项)组别。由此可见,不同超市售卖同1款货品的价格可以相当悬殊,面对粮油杂货和日常用品价格不断上升,消费者宜货比三家,亦可善用本会的「网上价格一览通」,精明消费。

 

以20项一般家庭会经常购买的货品为例,假设消费者惯性于A超市购买该20项货品,总消费金额需$664.4,如在本会的「网上价格一览通」格价后,选取最低价之货品购买可节省达$97.3。(见表四)

表四:20项货品的平均售价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