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
所有样本没有检出2种塑化剂BBP、DIDP、除害剂环氧乙烷及其反应产物2-氯乙醇;全部芝麻粉及芝麻酱样本没有检出致病菌沙门氏菌属及蜡样芽孢杆菌。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又称为塑化剂(plasticiser),具亲脂性(lipophilic),是一种可提高塑胶的弹性和柔软性的化学物质。对于温度较高、接触时间较长、脂肪含量较高及酸性的食物,塑化剂的迁移量亦会较多。有研究指出塑化剂是内分泌干扰物质,长期摄入塑化剂有机会影响实验动物生殖系统的发展及发育,以及其他器官例如肝脏、肾脏等的健康。
5种塑化剂
是次测试了DEHP、DBP、DIDP、DINP及BBP,欧盟法例订明这5种塑化剂只可用于接触或盛装非油性食物的(一次或多次)物料和物品,并不适合用作接触及盛装油性食物的物料。而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订明这五种塑化剂的行动水平:DEHP和DBP分别为每公斤(以食物的含量计)不多于1.5毫克及0.3毫克;而DIDP及DINP合计为每公斤不多于9毫克;BBP则为每公斤不多于30毫克。
3款芝麻油、1款芝麻粉检出量超香港行动水平
检出DBP的样本有3款芝麻油、2款芝麻粉及1款芝麻酱,检出量为每公斤0.16毫克至24毫克。当中「冠益华记」芝蔴油(混合)(#18,每公斤24毫克)、「同珍」小磨蔴油(#19,每公斤5.3毫克)及「点点绿」100%纯黑芝麻粉(#30,每公斤0.80毫克)超出食安中心的行动水平。
检出DEHP的样本有16款芝麻油、3款芝麻粉及1款芝麻酱,检出量为每公斤0.12毫克至71毫克。当中「冠益华记」芝蔴油(混合)(#18,每公斤71毫克)及「淘大」极品醇香黑芝麻油(#20,每公斤3.6毫克)超出食安中心的行动水平。
检出DINP的样本有5款芝麻油及1款芝麻粉,检出量为每公斤0.64毫克至3.6毫克,检出量最高的样本是「Kobebussan」Black Sesame Powder(#25),惟检出量没有超出食安中心的行动水平。
提防食用量 免逾耐受水平
欧洲食物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为DEHP、DBP、BBP及DINP订定组合每日可耐受摄入量(group tolerable daily intake,group-TDI)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05毫克(表示为DEHP当量)。以1个60公斤体重人士为例,其DEHP、DBP、BBP及DINP的组合每日可耐受摄入量为3毫克(表示为DEHP当量)。如果长期每日进食样本#18超过15.7克就会超过摄入限量。以1个19公斤体重的5岁女孩为例,其DEHP、DBP、BBP及DINP的组合每日可耐受摄入量为0.95毫克(表示为DEHP当量),如果长期每日进食超过5.0克该芝麻油样本就会超过摄入限量。
消费者除了从麻油摄入塑化剂,亦可能会从其他食物摄入塑化剂,虽然该芝麻油样本没有标示食用分量,参考其他样本所标示的食用分量,介乎2.5克至14克,因此麻油进食量较高的人士及儿童要注意食用分量。
以上样本的资料已转交食安中心跟进。本会建议生产商应定期检验成品的塑化剂含量,向供应商索取原料的测试报告,并检视生产的流程,以确保相关产品的安全。
3-MCPD及其脂肪酸酯
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 esters,3-MCPDE)是油脂于超过160℃的高温脱臭加工下和氯化物产生反应而形成。3-MCPDE会在胃肠道内被大幅水解,并释放出3-MCPD。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oint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及欧洲食物安全局的报告,实验动物长期每日摄入过量的3-MCPD会损害肾脏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影响雄性的生殖系统。
13款芝麻油检出3-MCPD含量相距逾19倍
是次测试显示,13款芝麻油样本检出3-MCPD,检出量介乎每公斤120微克至2,300微克,差距极大,检出量最高的样本为「淘大」极品醇香黑芝麻油(#20)。现时食品法典委员会及香港并没有法例规管食油中3-MCPD及3-MCPDE、环氧丙醇及缩水甘油脂肪酸酯的含量。然而参考欧盟订定的标准,芝麻油属于其他植物油(非椰子、粟米、菜籽、向日葵、大豆、棕榈仁和橄榄的油脂),芝麻油与芝麻油的混合物属于相同类别的其他植物油与其他植物油的混合物,而芝麻油及菜油/大豆油的混合物则属于两个类别的油脂与油脂的混合物。它们的3-MCPD及3-MCPDE总和(以3-MCPD显示)的最高含量上限均是每公斤2,500微克,全部样本均没有超过欧盟标准。
缩水甘油脂肪酸酯(以环氧丙醇显示)
1款超欧盟标准
缩水甘油脂肪酸酯(glycidyl fatty acid esters,GE)是油脂在超过200℃脱臭加工过程中而形成。GE会在胃肠道内被大幅水解并释放出环氧丙醇。环氧丙醇属于基因致癌物(genotoxic carcinogen),JECFA及欧洲食物安全局建议人们应尽量减少摄入基因致癌物(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achievable,ALARP/A),因此不能为缩水甘油脂肪酸酯厘定一个安全摄入限量。然而,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欧盟对市场最终供应予消费者使用或用作食品成分的植物油和脂肪、鱼油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油脂(用于生产婴儿食品和婴幼儿加工谷类食品的植物油和脂肪、鱼油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油脂,及初榨橄榄油除外)订定缩水甘油脂肪酸酯(以环氧丙醇显示)的限量为每公斤1,000微克。
是次测试显示,13款芝麻油样本检出环氧丙醇,检出量为每公斤120至2,100微克,差距极大,当中「淘大」极品醇香黑芝麻油的检出量(#20,每公斤2,100微克)超出欧盟标准(每公斤1,000微克)。
有初榨芝麻油样本检出3-MCPD、环氧丙醇
3-MCPDE及缩水甘油脂肪酸酯都是油脂在高温精炼加工过程中而形成。初榨油及冷压油以机械方法压榨制成,在过程中不会使用高温精炼和其他化学物。过往亦有不少研究显示初榨油及冷压油不含以上的物质。是次测试的6款声称冷压初榨或特级初榨芝麻油样本中有4款(#1、#2、#3及#11)没有检出3-MCPD及环氧丙醇,而其余2款样本:「CARWARI」有机特级初榨芝麻油(#7)检出每公斤120微克3-MCPD及250微克环氧丙醇;「东和」冷压初榨黑芝麻油(#16)检出每公斤940微克3-MCPD。虽然以上2款样本在正常食用分量下应不会构成健康风险,但产品可能经高温加工处理,或者受到非冷压油或精炼油所污染,当中可能涉及违反《商品说明条例》;亦有研究指高温烘烤种子是压榨油中缩水甘油脂肪酸酯、3-MCPD及3-MCPDE含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以上相关样本的资料已转交海关跟进。
苯并[a]芘及黄曲霉毒素
全部符合法例要求
测试结果显示,「胡振兴」上顶乌蔴油(#17)检出每公斤1.0微克苯并[a]芘,没有超出香港的法规要求(每公斤5微克)及欧盟上限(每公斤2微克)。
「美味栈」黑芝麻粉100%纯粉(#28)及「Cypressa」中东芝麻酱(#35)均检出黄曲霉毒素,其检出的总和分别为每公斤0.1微克及0.2微克,全部符合香港法规要求(每公斤10微克)。
营养素测试结果
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来自动物脂肪,会令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上升。
以每100克计算,芝麻油组别的平均饱和脂肪酸含量是13.5克,芝麻粉组别的是7.3克,芝麻酱组别的是9.4克。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及最低的芝麻油样本分别是「芝初」(#2,15.0克)和「同珍」(#19,10.4克),两者相差约44%。含量最高及最低的芝麻粉样本分别是「佳之选」(#29,7.7克)和「点点绿」(#30,6.7克),两者相差只有约15%。含量最高及最低的芝麻酱样本分别是「多多」(#33,13.2克)和「芝麻屋」(#31,7.4克),两者相差约78%。以1个每日摄入2,000千卡的成人计算,食用1份(9克)全部样本中含量最高的芝麻油样本#2便会摄入约1.35克饱和脂肪酸,占世界卫生组织(世卫)建议的成人每日摄取上限(22.2克饱和脂肪酸)约6.1%。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会令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上升,同时又会减少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长期进食大量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以每100克计,芝麻油组别的反式脂肪酸平均含量是0.472克,芝麻粉组别的是0.045克,芝麻酱组别的是0.063克。3款芝麻油(#1、#2及#3)、1款芝麻粉(#24)及1款芝麻酱(#34)样本没有检出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检出量最高的样本是「东和」冷压初榨黑芝麻油(#16,1.01克);检出量最低的样本是「Kobebussan」Black Sesame Powder(#25,0.031克)。以1个每日摄入2,000千卡的成人计算,食用1份10克样本#16便会进食约0.101克反式脂肪酸,占世卫建议的每日成人摄取上限(2.2克反式脂肪酸)约4.6%。
单元不饱和脂肪酸
世卫建议应以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及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来取代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以助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和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水平。
是次测试结果显示,以每100克计算,芝麻油组别的平均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35.6克,芝麻粉组别的则是18.7克,芝麻酱组别的是19.9克。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及最低的芝麻油样本分别是「同珍」(#19,42.6克)和「山田制油」(#6,31.5克),两者相差约35%。含量最高及最低的芝麻粉样本分别是「裕华国货」(#23,20.6克)和「点点绿」(#30,15.9克),两者相差约30%。含量最高及最低的芝麻酱样本分别是「Cypressa」(#35,23.1克)和「多多」(#33,14.8克),两者相差约56%。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资料,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奥米加3(n-3)次亚麻油酸(α-linolenic acid,ALA)及奥米加6(n-6)亚麻油酸(linoleic acid,LA)是身体不能自行制造的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只能靠食物来摄取。适量摄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有助胎儿及发育中儿童的皮肤、视网膜和脑部神经的发展。
是次测试结果显示,以每100克计算,芝麻油组别的平均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39.0克,芝麻粉组别的则是21.6克,芝麻酱组别的是22.4克。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及最低的芝麻油样本分别是「M&S Food」(#10,42.7克)和「同珍」(#19,36.5克),两者相差约17%。含量最高及最低的芝麻粉样本分别是「健康时代」(#24,23.0克)和「尚霖小屋」(#21,19.5克),两者相差约18%。含量最高及最低的芝麻酱样本分别是「Cypressa」(#35,26.5克)和「多多」(#33,18.7克),两者相差约42%。
营养标签标示值和测试结果的差距大
根据《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规例》,除了获豁免的产品,预先包装食品须标示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钠及糖。根据食安中心的《营养标签及营养声称技术指引》标示部分营养素所用的单位和数据修整方法内「0」的定义的内容,如在每100克或100毫升食物中含量少于或等于某水平时,在营养标签上可标示为「0」(例如反式脂肪酸的定义为少于或等于0.3克),而预先包装食物的营养标签数值与实际含量的差距应在规管容忍限之内。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实际含量不应高于营养标签标示值的120%。
比较各样本的营养标签标示值与测试结果,发现2款样本包括#19及#24的饱和脂肪酸的测试结果分别高于标示值约112%及25.9%。2款样本包括#13和#19的反式脂肪酸的测试结果分别高于标示值约89.7%及169%。7款样本包括#11、#12、#14、#15、#16、#17和#20的反式脂肪酸的测试结果不达标示为「0」的定义。以上相关的样本资料已经转交食安中心跟进。营养标签的资料错误有机会误导消费者选购不合适的产品,特别是对患有长期病患例如心脏病及糖尿病的人士影响尤甚,本会促请生产商及代理商正视及改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