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根据本港现时的《商品说明条例》(《条例》),「钻石」一词如在营商过程或业务运作中使用,仅指天然钻石;除非「人工」(artificial)、「人造」(man-made)、「合成」(synthetic)或类似词语清楚指出有关物品并非天然钻石,则条例中对「钻石」一词的定义(包括其化学结构及物理特性)并不适用。本会提醒商户,在销售实验室培育钻石的过程中,不应单独以「钻石」形容该产品,否则或可能会触犯《商品说明条例》。消费者在选购钻饰的时候,亦要多加留意,有疑问应向商户查问清楚。随着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发展愈趋普及,不同持份者对于「天然」是否构成定义「钻石」的必要条件有不同意见。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于2018年通过修订其《珠宝业指引》(the Jewelry Guides),当中包括在钻石的定义中删除「天然」一词;香港政府相关部门可适时与不同持份者沟通,检视是否有修改《条例》的需要。
耀眼的钻石一向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以往在开采及转售天然钻石的过程中曾衍生出一些具争议性的问题,例如雇用廉价劳工或童工、利用走私钻石换取军火等等,故曾出现「血钻」及「冲突钻石」之名。此外,天然钻石属地球上稀少及有限的物质,若一直进行开采,难免会被耗尽。虽然实验室培育钻石或能避免上述问题,但在培育钻石的过程中亦需要用上大量能源;如商户在不确定制造商是否使用洁净能源培育出钻石的情况下,便以「环保」、「可持续」或「减少对环境的伤害」等作为实验室培育钻石的招徕,做法或有「漂绿」之嫌。随着科技进步,制造实验室培育钻石的成本或会相应下降,而当供应上升时,可能会导致实验室培育钻石的价值下跌;反之,天然钻石的供应有限,保值能力会相对较实验室培育钻石高。不同消费者购买钻饰的用意不一,可能为日常穿搭的小心思、向伴侣表示爱意的礼物、慰劳自己的奖励等等,消费者可衡量其预算、钻饰的用途及寓意,选择购买天然钻石还是实验室培育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