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步:计算多少「财」,再决定怎样「理」
50岁起宜开始盘点名下所有财产及债务,以对未来收支有所预算,减低退休后出现入不敷支的机会。
现金 | 银行存款及家中现金。 |
预期收入 | 退休金或强积金、租金收入、政府提供的资助如生果金、家庭成员提供的零用钱或援助等。 |
投资 | 股票、基金,以及储蓄保险等的期满利益。 |
物业 | 本地及海外的楼房、车位等。 |
债务及已知未来支出 | 屋租、物业管理费、地租及差饷、按揭供款、保险费用、打算或现居于安老院所需的费用等,还有其他日常支出如交通费、娱乐支出等。 |
第2步:制定理财策略
长者在没有工作入息的情况下,将难以重新积聚财富,所以有些长者偏向保守,不作任何投资,并把积蓄藏于家中,但这样只会令财富因通胀而贬值。相反地,有些长者急于求成,会作大额的投机投资,结果容易损失大笔资金之余,如遇上突发性住院、动手术等状况,情况更为堪忧。
故本会建议长者先预留部分储蓄,以应付日常生活及突发情况,再用余下资金作投资。切记不宜作高风险投资,应以购买保守但易于套现的金融产品为主。假如早年已投资基金,应重新检视基金组合,把较为进取、高风险的基金,转为较保守、可以锁定资金或保本的组合。同时亦应留意,如受到游说购买新推出、高回报的金融产品,应格外留神,不要仓卒作出投资决定。一般来说,回报高的投资产品风险亦会相对较高。
第3步:认识常见投资工具
定期存款 | 保证利率,产品结构简单,且受存款保障计划保障。但回报比其他投资工具逊色,到期前提款需支付手续费及会被取消利息。 |
储蓄寿险 | 同时提供储蓄及人寿保障,部分保单更提供保证期满回报。不过有些保单的回本期较长,而且回报率非保证。期满前退保亦可导致严重损失。 |
政府通胀挂鈎债券(iBond) | 每半年派1次息,利息与通胀挂鈎,最低也有1%息率。然而,每手面额上万元,部分长者或未能负担,且需抽签认讲。部分银行或证券行亦会收取手续费。 |
政府银色债券(Silver Bond) | 如iBond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其最低息率有2%,比iBond更高。但只容许65岁或以上长者认讲,且不可直接于联交所沽出,只能由政府以原价提前赎回。 |
股票 | 选择多,部分股票更会派发股息,且没有年期限制,可直接于联交所买卖。不过风险较高,银行及证券行也有机会收取交易、存仓、管理等费用。各间上市公司的背景与业务种类亦各有不同,长者未必有能力评估相关风险。 |
第4步:考虑不同开源方案
除了以上投资工具,长者亦可考虑以下方案开拓收入来源:
参与安老按揭计划/出租物业 | 「安老按揭计划」是一种逆按揭,55岁或以上拥有住宅物业人士,可透过计划把非出租的本港住宅物业抵押给银行,换取每月年金,但仍可继续居住至百年归老,而终身毋须还款。每月年金的金额会以物业的估值、贷款人数和年龄及年金期计算。如须出售物业, 贷款人可随时全数还款以赎回物业,毋须缴交罚款。贷款人离世后,其继承人可优先全数清还贷款来赎回物业,或选择让银行出售物业来偿还贷款。物业售价与贷款总额之差价将全数由按揭保险承担,后人没有还款责任(详情请参阅:https://bit.ly/3IvcBpi)。
另外,持有物业人士当然亦可考虑出租物业,赚取租金收入。 |
重返职场 | 无论是不想与社会脱节,想有精神寄托,或是基于经济压力而再战职场,长者亦应谨记量力而为,体力劳动或工时较长的工作未必是合适之选。同时应全面考虑家庭状况、时间分配、工作地点及薪金等,再决定担当全职或是兼职。如想挑战自己开拓新技能,可报读由社福机构所提供的长者就业培训课程。 |
政府福利 | 政府为长者提供长者生活津贴及高龄津贴(俗称生果金),分别适用于65岁或以上,及70岁或以上的长者。前者须受资产审查,后者则毋须申报资产。另60岁或以上的长者在综援计划下亦可获入息补助(详情请参阅:https://bit.ly/3IvbCFw)。 |
分期提取强积金 | 若担心退休后一笔过拿取强积金,不懂节制使用的话,可选择分期提取作「定期」收入。年满65岁,或年满 60岁而符合特定条件的人士,可因应需要,在任何时间分期提取强积金,每次金额不限。余下的部分则继续留在计划内投资。不过强积金管理公司会就每次提款收取交易费,消费者宜事先了解清楚相关费用。 |
最后:预先设定财务处理指示
若长者患上认知障碍甚至突然离世,将影响其财务分配安排。所以长者不妨趁早订立持久授权书(enduring power of attorney,EPA)及遗嘱(平安纸):
持久授权书 | 长者(授权人)在精神上有能力行事时,按自己的意愿指定1位或多位人士(如子女、亲戚、朋友等)为受权人,以便他日自己丧失精神能力时,受权人可代为处理指定财政事务。
由于授权人、受权人以至授权书内容须符合一定条件规格及程序,亦须在1名医生及1名律师的见证下签署授权书,所以宜事先查询所需步骤及费用(详情请参阅:https://bit.ly/3GlVW5U)。 |
遗嘱 | 具法律效力,让人在生时列明各项资产的特定处理方法。若离世人士没有订立遗嘱,其遗产会依法例规定的份额,分配给他的在世亲属。因此若长者对未来遗产的分配有特别要求,便应订立遗嘱。
长者可自行以书面记录遗嘱内容,并在2位见证人面前签署遗嘱及写上日期,而2位见证人亦同时在长者面前签署遗嘱及写上日期即可。但假如对订立遗嘱有疑问,或预期将来的财产分配会引致家人间的冲突,最好还是考虑征询律师意见,完善遗嘱及订立执行细节。 |
了解更多,请参阅【478期《选择》月刊 长者全方位理财贴士】。
延伸阅读:认识扣税三宝
年金一直被称为退休人士自制长粮的工具,配合强积金和自愿医保,可有效减轻退休后的生活开支负担。想了解更多详情,即看《扣税三宝:强积金 + 延期年金 + 自愿医保》。
延伸阅读:医疗券知多点
政府每年会向长者派发医疗券,鼓励长者使用私营医疗服务,让他们能有多个治疗选择。即睇《医疗费点算?快申请医疗券!》了解更多。
想知更多
- 2025.02.06
- 个人理财
-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