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常见保用有效条件!
要到指定维修中心做定期检查
全数22个品牌都要求车主必须按指定的时限或行车里数把保用期内的车辆交由代理商指定的维修中心作检查和保养,否则保用便会失效。定期检查和保养的时限一般为每4个月、6个月或1年一次,大部分(16个品牌)设定检查时限为每半年一次。
此外,所有品牌都要求车辆行驶至某一里数(5,000至12,000公里)就要接受检查和保养。车主须留意,除13个品牌免除首次或首两次定期保养服务的费用外,「保用手册」要求车主在保用期内所做的所有定期检查和保养都要付费,而且收费并不便宜。
保用期以年或行车里数计
某程度上,保用期反映了生产商对自家产品的信心。是次调查的22个品牌分别提供2年、3年或5年的新车保用,当中17个品牌的保用期为3年至5年。除年期外,部分品牌亦设有60,000或100,000公里的行车里数限制,当新车达到指定年期或指定行车里数,新车保用就会完结。
不同组件,各有保用限制
即使是在保用期内,部分品牌为主要组件以外的项目(例如锈蚀、喷油、电池及音响装置)作出不同的保用安排。
新车保用一般不包括消耗品(例如过滤器、制动皮、火光塞、水拨等)、换油(包括机油、制动液及波箱油等)或人为损坏。轮胎则由轮胎生产商直接提供保用。
另外,以电池为例,有品牌提供较长(5至8年)的电池保用期,但同时订立了最多行驶100,000公里的里数限制,即超过这行车里数,有关项目的保用便无效。有8个品牌的电池保用期则只有1或2年,都较新车保用期短,因此若电池在保用期外出现问题,即使是在新车保用期内发生,车主仍有机会要自行承担维修费用。
车主购车后应细阅《保用手册》,了解清楚保障范围,以免大失预算!
不按检查报告结果维修,车保或会失效
完成检查及保养服务后,维修中心会发出检查报告,建议车主维修或更换已损坏或有问题的零件。如车主不按检查报告进行维修或更换零件,有大部分品牌会将全车保用视为失效、或将与检查报告所指出的问题相关的保用视为失效,有些品牌则表示会视乎情况决定保用会否受到影响。只有一个品牌表示,车主即使不按检查报告的建议即时进行维修,保用亦不受影响。
然而,检查报告所建议的维修或零件更换,不一定关乎机件的安全性,有可能只与性能或外观有关(例如尘隔、避震器、感应器、火咀等),但部分保用条款要求车主必须全盘接受检查报告内的建议进行维修或更换零件,而不管建议是否与安全攸关。
须到指定维修中心维修
维修方面,部分品牌较严格,指任何维修或更换零件都必须交予生产商/代理商指定的维修中心处理,否则全车保用失效。大部分品牌则指,若车主在非生产商/代理商指定的维修中心进行维修或更换任何零件,相关组件的保用将会失效,其他部分的保用则仍然有效。
找车房维修有什么要注意?
认住「车辆维修自愿注册计划」!
在机电工程署的「车辆维修技工自愿注册计划」下,注册的车辆维修技工须拥有适当的训练及能力去从事所注册的服务类别(例如机械、电工、车身等)范围内的车辆维修工作,并须持续进修及遵守相关规定。因此,消费者可凭这个计划,识别有相关资格和能力进行车辆维修的技工和工场。
索取书面估价,以免「口同鼻拗」!
在进行维修前,消费者宜向车房索取书面估价,详细列载各项所需人工和物料费用,避免只经电话报价。毕竟电话报价不是书面纪录,难以清楚讲述每项费用。日后若出现问题,有书面估价亦方便查证及追讨。
想看看详细的保用比较?可参阅【495期《选择》月刊:新车保用易失效 维修费与报价透明度待改善】!
延伸阅读:
【520期《选择》月刊:最新汽车撞击测试 自动紧急煞车效能全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