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99款素菜總脂肪及鈉含量差異大 芋頭魚最高脂 素漢堡包最高鈉

99款素菜總脂肪及鈉含量差異大 芋頭魚最高脂 素漢堡包最高鈉

素食泛指一種以植物為主要食糧,同時不進食部分或全部動物製品的飲食模式。由於植物性食物大都是高纖、低脂和低能量值,且不含膽固醇,因此不少人相信素食有益健康,近年愈趨流行。然而為了令素菜更美味和增加飽肚感,製作時可能會加入各種含鹽或鈉的調味料、糖和油等材料,惟經常攝取過量鈉和脂肪等會影響健康。本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了99款本地食肆供應的素菜樣本的鈉、糖、脂肪及能量的含量等,結果發現一般素菜的鈉和脂肪含量不算高,而大部分更屬低糖、低飽和脂肪酸及不含反式脂肪酸。然而,有個別素菜含較高鈉或脂肪,消費者進食該等素菜要適可而止。

測試樣本及項目

食安中心於2020年6至7月從素食食肆及提供素菜的非素食食肆搜集了10種共99款非預先包裝素菜樣本進行化驗。10種素菜包括粟米素魚塊、齋鹵味拼盤、素魚香茄子、羅漢齋、素福建炒飯、紅燒豆腐、菠蘿素咕嚕肉、芋頭魚8種中式素菜及素漢堡包和松露野菌意粉2種西式素菜。所搜集的素菜或含有蛋類或奶類的成分,符合蛋奶素食的飲食模式。

 

為了解素菜的酸甜汁的營養含量,以及蘸了醬汁會額外攝取鈉、糖和總脂肪的分量,在搜集芋頭魚樣本時,將芋頭魚和酸甜汁分開搜集。此外,亦搜集了牛肉漢堡包樣本進行化驗,目的是和素漢堡包的營養含量作出比較。素漢堡包和牛肉漢堡包的餡料除了分別含有素漢堡扒和牛肉漢堡扒外,亦有其他食材例如蔬菜、芝士及醬汁。

食安中心的食物研究化驗所負責檢測。先把每個樣本的可食用部分混合,然後分別測試鈉、糖、總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及能量的含量。在處理牛肉漢堡包時,會先混合從不同店舖取得的10個樣本,然後將該混合樣本進行測試。處理酸甜汁的方法與處理牛肉漢堡包的方法相同。

 

由於食肆以人手烹調食物,同一食肆在不同時段製成的同一款素菜的營養含量難免會有差異,因為素菜的營養含量會因原材料分量、調味料分量、製作過程不同等因素改變而有所不同,因此是次測試結果只能概略反映本地某些素菜樣本在某一時間的營養含量。

是次測試參考香港《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及食安中心為幫助消費者閱讀食物的營養標籤時分辨較健康的食物而印製的「購物指南卡」內有關營養素水平的準則,去分析素菜樣本每100克中的鈉、糖和總脂肪含量。此外,亦透過世衞建議的營養素每日攝取限量,評估消費者食用這些素菜所攝入營養素的分量。

 

表一:分析素菜樣本內三種營養素含量的水平的參考準則

以每100克固體食物計算

低水平

高水平

鈉含量

≤ 120毫克

「低鈉」

>600毫克

「高鈉」

糖含量

≤ 5克

「低糖」

>15克

「高糖」

總脂肪含量

≤ 3克

「低脂肪」

>20克

「高脂肪」

◇ 參考香港《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

◆ 參考食安中心的「購物指南卡」

表二: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

營養素

世衞建議每日攝取限量

<2,000毫克

<總能量的10%(<50克)

總脂肪

<總能量的30%(<66克)

飽和脂肪

<總能量的10%(<22克)

反式脂肪

<總能量的1%(<2.2克)

■ 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總能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