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长者足部问题的护理及治疗方法

长者足部问题的护理及治疗方法

年长人士面对足部不适例如红肿、发热或疼痛等,不一定会正视问题,寻找方法纾缓不适,久而久之有可能导致问题恶化。足部问题的成因很多,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例如遗传性的足部变形、因疾患如糖尿病并发的周边血管毛病或神经病变引致足部溃疡或变形,长时间穿着不合适的鞋履则可能影响足部关节或筋键等。无论如何,若足部出现问题,都应及早找出根源,对症下药,接受适当的治疗。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与筋膜劳损或创伤有关,例如身体过重、长期站立、步行或跑步,过度的拉力令足底筋膜受伤,而病态的足型如扁平足是主要成因之一。不同患者出现的筋膜疼痛位置会有不同,例如神经痛、脚踭筋膜痛或筋腱痛等,需要医生作临床诊断找出痛楚的根源。一般足底筋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早上睡醒下床时,第一步触及地板时,会出现明显的足跟疼痛,步行数分钟后,痛楚会渐渐减退;每当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起身步行时,由于筋膜长时间静止而收紧,当再次活动时筋膜会被拉扯而引致痛楚;另外,长时间站立或走路亦会加剧痛楚。

 

吕医生表示九成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并不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减轻足底的压力及增加足底筋膜的弹性,减少筋膜炎复发,其中包括拉筋(脚踭筋膜),但一般需要拉筋至少8星期始见成效。另外,针对患者睡醒下床一刻的筋膜痛,可使用合适的辅助器具,例如脚托,让患者睡觉时承托脚踝,避免筋膜收紧,减轻筋膜炎造成的不适。丘医生强调使用辅助器具只能纾缓痛症,患者仍需配合拉筋运动,才可减少筋膜炎复发;另外,控制体重亦可减低对足底筋膜的压力。若以上治疗方法无效,会考虑使用药物注射(例如类固醇、血清),不过现时仍未有足够科研数据证明哪一种针药对治疗筋膜炎较为有效。此外,足底筋膜炎与一般在X光检查中看到的骨刺并无直接关系,足跟疼痛并非由骨刺压迫软组织所引致。

 

魏先生表示足底筋膜炎的发炎或红肿,物理治疗师除采用冰敷、电疗或超声波等治疗外,亦会教导患者一些按摩、伸展及拉筋运动,以强化肌肉(例如脚板小肌肉)。此外,患者应暂时减少步行或站立太久,一些辅助性的鞋垫或运动贴布可协助承托脚底筋膜,让受伤或劳损的筋膜慢慢愈合。

 

香港足病诊疗师协会副主席彭建深表示,足底筋膜炎亦可透过鞋垫治疗以改善足部的力学,减轻足底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