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甚么问题要食益生菌?有没有副作用?

甚么问题要食益生菌?有没有副作用?

香港人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大,食无定时又经常进食快餐,少吃蔬菜,或会导致便秘或其他肠胃问题,不少人会从连锁药房或个人护理中心购买保健产品或营养补充品进食,当中益生菌产品(Probiotics)更是不少人的不二之选。益生菌产品是否人人可食?如何选择?日常进食哪些食物可以改善肠胃健康?

便便及肠道健康

人体的肠脏会不停蠕动,把肠道内的食物慢慢向前推进到不同的器官进行消化和被吸收,不能消化的物质最后会排出体外。按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一般人正常排便的频率约在每日3次到每周3次之间。所谓不正常的排便,就是便秘和腹泻。

 

便秘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长期便秘会对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不能排便不仅令体内积聚毒素,代谢变差,精神与体力也随之变差。若情况持续,有机会引发其他严重疾病,所以千万不要忽视便秘。

 

health

 

除了大便的形状外,医护人员一般会采用以临床症状表现为主的罗马标准(Rome Criteria)去诊断便秘情况,消费者亦可按以下情况初步了解自己是否患上便秘∶

 

  • 排便时是否感到费力?
  • 粪便是否硬结或成团块状?
  • 是否有排便不清的感觉?
  • 排便时肛门或直肠是否有阻塞感?
  • 是否需用手按摩去协助排便?
  • 每周排便是否少于3次?

 

如果在过去3个月经常出现以上任何2个症状,你可能已患上便秘。

 

便秘的成因有很多,可能跟饮食习惯、生理变化(如怀孕)、日常生活模式的改变(如旅游)、服用某些药物等有关,但便秘亦有可能是患上严重疾病的先兆,如直肠癌或大肠癌。因此,建议便秘患者先向家庭医生了解自己的情况,才对症下药。

关海山教授指出消费者能从日常饮食内吸收不同的益生菌,很多发酵食品都含有丰富益生菌(见下表)。除此之外,应保持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多喝水,每日进食新鲜蔬果,减少摄入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多做运动,有充足睡眠,便能够维持肠道健康。

 

发酵的乳制品

乳酪、芝士等

发酵的蔬菜

泡菜、海带、酸菜、橄榄

发酵的大豆制品

味噌、纳豆

不少天然食物含有多种水溶性纤维,包括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低聚果糖(oligofructose,OF)和菊糖(inulin)等,消费者多进食有关食物,所吸收的膳食纤维可在肠道中被益生菌用作为食物,除了能够帮助有益菌的生长之外,还能帮助维持肠胃道机能,使排便顺畅。

 

含丰富水溶性纤维的食物包括:

 

五谷类:糙米、大麦、玉米、燕麦、小麦、荞麦、裸麦、薏仁等

豆类:黄豆、黑豆、红豆、绿豆及其制品

根茎类:蕃薯、马铃薯、芋头

蔬菜类:芹菜、南瓜、酸菜、椰菜、豆苗

水果类:木瓜、葡萄、无花果、柿子、苹果、士多啤梨

坚果种子类:核桃、开心果、杏仁、芝麻、松子、南瓜子

food

市面上有些保健食品把益生元添加在益生菌中,称为「合益素」(Synbiotics),声称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可以帮助肠道有益菌的生长,维持细菌丛生态。

除益生菌外,市面上亦有不少产品标榜含有益生元。根据2017年国际益生菌及益生质科学协会(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on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ISAPP)的定义,益生元是一种不被宿主消化,但能选择性地与宿主共生的微生物(即益生菌)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宿主健康的物质;简单来说,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它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但是对肠道益生菌的生长非常重要。

 

益生元的成分一般是上述不同种类的水溶性纤维,由不同植物制造而成,同样能帮助维持肠胃道机能,使排便顺畅。根据ISAPP的建议,每人每日需要服用至少5克的益生元才能改善肠胃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