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植物奶能否取代牛奶?解构5种植物奶的营养成分

植物奶能否取代牛奶?解构5种植物奶的营养成分

素食文化日渐流行,消费者对以植物原料制成的植物奶需求渐增,有些咖啡店亦因应顾客要求,以植物奶代替牛奶冲调饮品。不过,5种常见植物奶的营养成分有很大差别,例如,椰子奶含高饱和脂肪,有机会增加血液中的坏胆固醇,相反,燕麦奶含有水溶性纤维β-聚葡萄糖,有助降低坏胆固醇,消费者要小心选择。奶类对维持身体健康占重要位置,究竟植物奶能否取代牛奶?

植物奶种类

  • 关注动物权益,不想牛只受苦
  • 生产植物奶对环境伤害较低
  • 减少进食动物制品以促进健康
  • 对牛奶过敏或患有乳糖不耐症
soy milk

豆奶/豆浆

豆奶是为人熟知的植物奶,原料为大豆,在一众植物奶中,蛋白质和营养含量与牛奶相近,被视为牛奶的替代品。虽然大豆含有钙质,但大部分钙质会留在制造豆奶过程中被隔掉的豆渣内,因此如果豆奶没有增强营养(fortified),所含的钙质一般不高。如果以豆奶取替牛奶,需要留意该豆奶是否有添加钙质,或从日常膳食中摄取足够钙质。

 

coconut milk

椰子奶

椰子奶是以成熟椰子的椰子肉制造而成。跟煮食用的椰浆不同,饮用的椰子奶通常以水稀释,可能再加入营养素例如钙以增强营养。椰子奶的蛋白质含量很低,不适合作为牛奶的替代品。它的能量和饱和脂肪含量高,有机会增加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不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椰子含有属饱和脂肪之一的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MCTs)。有研究指含有8或10个碳原子的中链甘油三酯有助加快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对身体有益处。但这种油脂只占椰子内脂肪的一小部分(约百分之十三),过量食用椰子制品反而会摄取更多其他饱和脂肪,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世卫)建议饱和脂肪摄取量应不超过人体每日所需能量的10%。以一个每天需摄取2000千卡的成年人为例,每天应摄取不多于22克饱和脂肪。饮用250毫升椰子奶已达一日上限约24%。

 

almond milk

杏仁奶

杏仁奶普遍不含大豆、奶类或乳糖,适合对大豆和牛奶敏感的人士饮用。尽管杏仁含有丰富蛋白质,但在制造杏仁奶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杏仁渣被隔走,以致影响杏仁奶的蛋白质含量,再加上使用大量水分稀释,杏仁奶的卡路里和其他营养素含量都比牛奶低,不能取替牛奶。香港营养师协会代表林思为指出,坚果类包括杏仁,含有不饱和脂肪,有助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减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她建议消费者进食适量无添加盐的坚果以维持心脏健康。但现时未有足够研究证明饮用杏仁奶对心脏有同样益处。

 

oat milk

燕麦奶

燕麦奶不含大豆、坚果、奶类或乳糖这些致敏原。燕麦本身没有麸质(gluten),但种植及处理过程或会与含麸质的谷物交叉污染,因此通常带有麸质,不适合对麸质过敏的人士食用。燕麦含有水溶性纤维β-聚葡萄糖(Beta-glucan),有助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维持心血管的健康。与椰子奶、米奶和杏仁奶相比,燕麦奶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仍然比牛奶和豆奶低,只有低脂奶约4成及豆奶约6成的蛋白质含量,所以不适宜作为牛奶的代替品。燕麦奶的原料为燕麦,属谷类,所以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其他植物奶高。

 

rice milk

米奶/米浆

米奶是以大米为原材料,没有包含常见的致敏原,普遍适合患有食物过敏的人士饮用。米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非谷类的植物奶高,但蛋白质含量颇低。即使有些制造商于制造过程添加了钙以提升钙含量,以营养角度而言,也不适宜作为牛奶的替代品。林思为亦指出,米奶的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高,糖尿病患者不宜过量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