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51款甜味饮品大检测 暗藏高糖或甜味剂的健康风险

51款甜味饮品大检测 暗藏高糖或甜味剂的健康风险

近年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标榜「低糖」、「少甜」的饮品以迎合健康一族的需要,但其实「低糖」、「少甜」是否代表完全不含糖分呢?还是以热量较低的甜味剂(sweetener)去提供甜味?减少糖分吸收固然能降低因肥胖而影响健康的风险,但甜味剂是否代表健康呢?


甜味饮品是不少消费者摄入糖分和甜味剂的主要来源,为了解本地有售的不同饮品的糖分和甜味剂含量,及评估对身体健康有可能造成的影响,本会检测了市面上51款不同种类的饮品,对当中的糖分和甜味剂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少饮品除了含有很高的糖分外,更加入了甜味剂,值得消费者关注。
 

饮品冷知识

其实人的味觉会因为食物的冷热而有所不同。人的味蕾会被热力激活,味觉受体(taste receptors)会向大脑发出较强的讯号,因此,当享用冷食或饮料时,对甜味的感觉就会减弱。

因为在饮品中添加二氧化碳(CO2)后会产生碳酸(H2CO3),而碳酸会令舌头对味道的灵敏度增加,并突出了饮料的味道。但由于碳酸本身有酸味,饮品制造商需在碳酸饮料中添加大量的糖或甜味剂以中和酸味,因此碳酸饮品较一般饮品的糖分高。

尽管制造商在不同包装的饮品注入了相同数量的二氧化碳,但由于二氧化碳的渗透性在塑胶较高,容易因为存放时间而消散,令以塑胶瓶出售的有气饮品的二氧化碳较少。另外,由于有气饮品一般为弱酸性,长期存放后或有机会溶解金属罐的内里,而导致饮品的味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