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焖烧壶保温效能胜保温饭壶 盛载食物宜快吃免增风险

焖烧壶和保温饭壶近期大派用场,全因上班族及莘莘学子要保持社交距离,不少选择自携午膳,此举亦有助减少使用即弃塑胶,有助环保。保温饭壶与焖烧壶有什麽分别?哪款的保温效能较佳?使用时要留意什么?本会是次测试包括8款焖烧壶和7款保温饭壶,声称容量由最少550毫升至最高840毫升,样本的售价由$130 至 $468。

测试结果

14款量得的容量比声称的少

所有样本均标示了容量,焖烧壶的声称容量由710毫升至800毫升,而保温饭壶则由550毫升至840毫升。

 

参考欧洲标准,容量是指在室温下注水至距离产品盖下表面10毫米得出的容量,加盖后不会有水溢出,模拟一般消费者的用法,以防注入过量热水后,热水溢出而导致烫伤的危险,及避免塑胶部分长时间接触食物。参考上述方法,除焖烧壶样本「鹰牌」(#3)量得的容量大于其声称外,其余焖烧壶样本量得的容量均少于声称,由2.5%至10%不等;保温饭壶量得的容量全都比声称的少,由15.6%至32.1%,容量相差幅度比焖烧壶样本要大。由于保温饭壶全部都有间隔,所用的间隔物料占用空间不能载食物,所以容量一般会较焖烧壶少。

重量大并不等于容量大

食物壶最好能提供足够的容量并轻便易携,一般而言,食物壶的容量越大,所用物料会较多及较重,较难两全其美。焖烧壶中以「虎牌」MCJ-A075(#4)量得的重量最轻,有378.4克,声称容量是750毫升,最重的是「Pole Bear」JFF J800(#8)重575.4克,声称容量是800毫升。2层保温饭壶中以「小牛角」(#9)量得的448.5克最轻,声称容量是720毫升,而「Topvalu」(#13)量得的528克最重,声称容量是800毫升。3层保温饭壶以「象印」SL-NC09-ST(#14)量得的633克最重,声称容量是840毫升。

 

若容量相若,自然以轻身取胜,所以评估轻便程度是以样本的净重除以量得容量的比率计算,焖烧壶样本中以「象印」SW-JXE75-RV(#2)及「虎牌」MCJ-A075(#4)的轻便程度较佳,有5点评分,余下6款焖烧壶样本的表现也不俗,有4点半至4点评分。2层保温饭壶中以「小牛角」(#9)及「Topvalu」(#13)的轻便程度较佳,有3点半评分,而「虎牌」LWR-A072(#11)的轻便程度较逊色,评分只有1点半。「象印」SL-NC09-ST(#14)和「膳魔师」JBC-801(#15)2款3层保温饭壶的轻便程度评分同得2点半评分。

焖烧壶保温效能胜保温饭壶

欧洲标准的测试方法是将样本注满不低于95℃的热水,预热5分钟后倒去热水,再重新注满95℃热水,用原盖封好放在室温20℃6小时,然后量度样本内的水温。本会另额外量度放入热水8小时和12小时后的温度,以探讨若用膳时间有延误,食物壶的保温效果大致如何。

 

所有焖烧壶均符合保温标准

8款焖烧壶样本于载热水6小时后量得的温度由最高76.4℃至63.6℃,均高于欧洲标准EN12546-1:2000对该等容量的相关的要求62℃(适用于容量由601毫升至800毫升),符合标准,量得水温最高的是「膳魔师」SK-3020(#1),其次是「象印」SW-JXE75-RV(#2);而量得水温较低的是「Pole Bear」JFF J800(#8)的样本。

 

8款焖烧壶载热水8小时及12小时后量得的温度范围分别由72.3℃至58.6℃及65.6℃至48.6℃,时间愈久,保温效能愈趋下降。保温效能较佳的仍然是「膳魔师」SK-3020(#1),而「Pole Bear」JFF J800(#8)则较逊色。

 

2款保温饭壶6小时后未达50℃

7款保温饭壶样本,5款为2层和及2款为3层,每层放置于饭壶中的位置不同。测试时,2层样本的每个容器分别用热水预热及载入95℃热水和保持在饭壶的相应位置6小时、8小时及12小时,然后量度水温。

 

3层样本的最上层容器则载入4℃冷水预冷,然后载入4℃冷水,连同下面2个容器则分别用热水预热后载入95℃热水和保持在饭壶的相应位置6小时、8小时及12小时。

 

上层用冷水测试,因样本声称可载「常温」食物。若参考本地消费者的较常使用情况,菜肴一般事前预备妥当并会放置于雪柜内,例如是泡菜、烟熏食物或腌渍物等未必须翻热的食物,所以模拟放于雪柜食物的温度,用4℃冷水测试保温壶最上层的保温效能。

 

参考欧洲标准相关要求,容量由201毫升至400毫升的食物容器载热水6小时后的温度应高于50℃,测试结果显示2层保温饭壶中只有「小牛角」(#9)、「三光牌」(#10)和「虎牌」LWR-A072 (#11)3款样本的下层容器载热水6小时后的温度能高于50℃,上层容器则只有「小牛角」(#9)量得的水温高于50℃,而「三光牌」(#10)及「虎牌」LWR-A072(#11)2款的上层容器量得的水温则少于50℃。「Pole Bear」SGFJ-700(#12)及「Topvalu」(#13)2款的上层和下层间隔,6小时后量得的水温由49.1℃至40.3℃不等,显示其6小时保温效能不及其他样本,而8小时及12小时后的温度范围则下降至43.4℃至29.6℃。

 

3层保温饭壶样本中,「象印」SL-NC09-ST(#14)和「膳魔师」JBC-801(#15)2款样本的中层及下层容器于6小时后量得的水温由58.1℃至51.2℃。放置8小时后,温度范围下降至50.4℃至46.4℃,12小时后进一步下降至46.5℃至41.3℃。

 

最上层容器载入4℃冷水6小时后,温度范围上升至32.6℃至31.2℃,8小时后温度范围下降至32.1℃至29.9℃,12小时后的范围则是30.0℃至27.6℃。上层容器于6小时后温度上升,可能由于下层容器或周边的热能传导而令温度上升,至8小时及12小时后温度下降了。消费者要留意,如在这层装载须冷藏的食物例如沙律或泡菜,数小时后食用时食物的温度会提升,可能影响食物安全。

 

测试结果显示,贮存于焖烧壶6小时后的温度全部高于62℃,8小时后只1款低于62℃,而保温饭壶于6小时后只有1款的下层高于60℃,8小时后全部低于60℃,焖烧壶的保温效能较保温饭壶为佳。当食物温度低于60℃,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进入容易繁殖的温度范围,时间愈久,微生物的数量会愈多,因此建议在6小时内进食。

使用方便程度

检视产品的配件数量、密封胶圈数量、排气阀、内栊直径大小等是否方便清洗,以及是否附有食具例如匙或筷子,附手提袋方便携带。结果显示「亿世家」(#7)的使用方便程度较佳,有可折的匙及手提袋,密封胶圈只1个及配件数量少易清洗,壶盖大小适中易开。

2款没有中英文双语标签资料

焖烧壶及保温饭壶用来装载食物或汤水,产品需同时标注中文及英文使用说明或注意事项,以免因不适当使用而引致意外或损坏产品,例如焖烧壶或保温饭壶的内盖不可放入微波炉加热、勿装载牛奶或含盐份高的汤汁减少生锈的可能性等,壶内食物建议在6至8小时内食毕,避免食物变质等。

 

检视样本的标签资料发现「虎牌」LWR-A072(#11)及「Topvalu」(#13)只有日文说明,消费者可能不明所以而误用;「bbbyo」(#5)及「大福口」(#6)则分别只有英文或中文的说明;而「象印」SL-NC09-ST(#14)有非常详细的日文说明,惟中英文说明则较简短不够详细。

其他效能测试

稳定程度检视样本放在倾侧的斜台上会否翻倒;密封程度检视样本紧盖后倒转10分钟会否渗漏;温度骤升检视样本在注入冷水,然后注入热水令温度急升的情况下会否受损;撞击测试则检视样本由高处坠下撞击硬物后会否损坏。结果显示全部样本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气味测试

焖烧壶及保温饭壶的封盖多数用塑胶或橡胶制造,部分人或会担心封盖后存有气味,甚或影响食物的气味。测试参考了德国标准DIN 10955,在样本注入70℃热水并以原盖密封24小时,然后由评审员按水的气味强弱评分。结果全部样本均符合标准规定。

塑化剂及塑胶的杂质释出量

部分塑化剂有干扰内分泌系统的特性,若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例如对肝或肾造成损害。参考欧洲标准EU10/2011,检测样本的密封圈橡胶或硅胶部分会否释出DBP、DEHP、BBP 、DINP及DIDP等塑化剂。结果显示所有样本的密封圈部分均没有检出上述5种塑化剂。

 

此外,焖烧壶样本的胶盖向内接触食物的部分和保温饭壶样本的装食物上、下层间隔多数用塑胶制造,接触食物时或也可能会释出杂质。参考GB 4806.7-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及相关的内地标准,以3种食物模拟液于指定时间和温度的杂质释出量。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在该等测试条件下均没未有检出杂质,符合内地标准要求。

不锈钢重金属释出量

参考内地GB 4806.9-2016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及相关的内地标准,样本于指定时间和温度条件下接触4%醋酸后,检视醋酸中所含的铅、镉、镍、铬及砷等重金属释出量会否超出标准规限。结果显示所有样本的不锈钢物料均没有检出上述的重金属,符合内地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