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焖烧壶保温效能胜保温饭壶 盛载食物宜快吃免增风险

焖烧壶和保温饭壶近期大派用场,全因上班族及莘莘学子要保持社交距离,不少选择自携午膳,此举亦有助减少使用即弃塑胶,有助环保。保温饭壶与焖烧壶有什麽分别?哪款的保温效能较佳?使用时要留意什么?本会是次测试包括8款焖烧壶和7款保温饭壶,声称容量由最少550毫升至最高840毫升,样本的售价由$130 至 $468。

使用及选购贴士

若用餐时感到焖烧壶或保温饭壶内保存的食物不够热,可将食物从中取出,放置在玻璃或陶瓷食物容器,用微波炉或其他方法加热后进食,如保温饭壶的各层容器标示适用于微波炉,留意要先除去不可用于微波炉的盖子。

 

此外,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食品与健康科学学系副教授方丽影博士表示,带饭时若担心绿叶蔬菜翻热变黄,可改带其他颜色的蔬菜,例如番茄、红萝卜、彩椒、椰菜等也可。

用焖烧壶或保温饭壶装载食物,通常要保存一段时间才进食,然而最好于6小时内进食。基于食物安全理由,热食的贮存安全温度应大于60℃,而冷食的温度则应低于4℃,这样才可避免细菌(例如蜡样芽孢杆菌)大量滋长,影响食物安全。若在不知情下进食了含有大量细菌繁殖的食物,可能会引致胃痛、腹泻或呕吐等不适,对于幼童、孕妇、长者、正接受治疗或免疫能力不佳等人士较易受影响。若分量多不能1次吃完,也不应保留稍后再吃,建议弃置及即时清洗饭壶,以免食物残余变坏及发臭。保温效能测试结果显示,6小时后,焖烧壶的食物温度尚可保持在62℃以上,但保温饭壶大多未能保持60℃以上。

  • 首次使用前,应用海绵/洗碗布及洗洁精清洗里外,以清除食物壶制造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机油或污染物。
  • 为提高保温效能,先注入沸水预热,然后将水倒掉,再放入热食或热汤水,可延长保温时间。
  • 加入热水不宜过量,宜加至壶口下1至2厘米,以免拴盖时热水溢出导致烫伤,也可避免塑胶或橡胶长时间接触食物。
  • 用保温饭壶盛载食物要注意,宜在出门前才煮好或翻热食物,并尽快放入保温壶内。
  • 3层保温饭壶的底层保温最佳,建议装载热汤,中层保温能力不俗,建议装载米饭,最上层不太保温,建议装载蔬菜类食物,或装载未切开的生果(例如提子、蓝莓、车厘子等)也可。若没有热汤,最下层可装热食的菜肴。另外需注意部分2层有胶间隔及3层保温壶的不锈钢内栊不能直接装载食物,宜先检视使用说明。
  • cleaning

    壶盖组件应逐一拆开清洗

    每次用完,应立即清洗,清洗时,壶盖组件应逐一拆开,用温水、洗洁精和软布清洁便可,遇有顽固污渍,可用保温壶专用的清洁粉泡浸及清洁。

  • 避免用百洁布、钢丝刷或粗糙的洗刷用品清洁焖烧壶或保温饭盒的里外,以免表面遭刮花,易残留食物或暗藏细菌。
  • 壶盖组件例如密封胶圈可能因使用而有耗损,部分品牌可分开选购,可向有关产品供应商查询。

焖烧壶不能加热食物,也不能用明火或电力烹调,但其保温效能可用来焗制简单汤水、粥、意粉甚至米饭等食物,用保存的热能令食物变软及入味。用焖烧壶制作膳食一般可节省能源,预备时间较短,也不用睇火,通常早上预备食材放入壶内,中午便可进食,制作1人份量、少油少盐多纤维的健康午膳,适合工作繁忙的打工一族,也有妈妈为幼儿烹调粥仔等幼儿食品,虽然方便,但要小心食物安全。

以焖烧壶制作食品主要有3个步骤:

 

  1. 预备大量沸水(最好100℃),用以预热焖烧壶及浸洗食材,一般预热焖烧壶最少5分钟,若烹煮较难软化的食材,以10至15分钟为佳。
     
  2. 预先将易煮的食材切成细块或薄片,使容易均匀受热,令食物中心达75℃及被煮熟;若要确保食材温度是热的,需再用沸水洗或预热,然而生肉、海产或其他生鲜食材则必须用明火或电力烹煮至熟透和煮沸。
     
  3. 倒掉预热焖烧壶的热水,再放入经煮沸或已熟的食材,拴盖摇匀使热力均匀,若须长时间焖焗,每隔1小时宜倒转及摇动焖烧壶使水分和热力较均匀,焖焗时间长短视乎不同情况需调节。在焖焗过程中,不要打开壶盖观察,否则热能易散失,影响保温及焖焗效果。

易熟的食材例如意粉、面条、即食面和粥:未必须预先煮熟,可先用沸水浸软食材预热及短时间焖焗,倒掉热水再注入盖过食材面分量的沸水,然后再焗,例如10分钟至25分钟,视乎食材的性质、分量、大小、软硬和受水程度而定,可先按坊间的食谱尝试几次,若能掌握用水量和焖焗时间,一般都可做出合意的软度。若要提味,需加入其他另外预先煮好及有味的食材,然后加入处理好的粉、面或粥等伴食或一同焖焗。

 

生鲜食材要先煮熟:肉类、海产、菇类和鸡蛋等食材能令烹调的味道更佳,惟焖烧壶只有保温功能,若将以上生鲜食材直接加入焖烧壶内焖焗,热水的温度因接触食材和金属而下降,热能未必可将食材煮熟,也不能杀灭微生物,食物便容易变坏。所以用焖烧壶焖煮时,建议先将肉类切成小块,并预先加热烹调至熟透,海产特别是贝壳类海产须煮至壳打开,菇类烹调至熟透,鸡蛋黄则要煮至凝固后才放入壶内继续焖焗至入味及变软。

 

高蛋白质的豆制品及乳制品:坊间有食谱用焖烧壶制作豆腐花或乳酪,由于含高蛋白质的豆制品和乳制品容易腐坏,预先烹煮豆浆时须注意要够热冒烟,而制作乳酪前需彻底消毒所有用具,制品完成后务必尽快食用。

 

豆类或干食材需预先用水泡浸:红豆太硬一般不宜用焖烧壶烹煮,绿豆、薏米、五谷或紫菜、香菇、海带等干食材宜先泡浸或变软,切细及再处理较合适。

想用焖烧壶煮出较满意的效果,应留意以下事项:

 

  • 食材不可太少,例如沸水或食材宜有7至8成满,或至壶盖以下1厘米,令壶内空气较少,热能得以保持;
  • 关上壶盖及摇动时要确保密封胶圈位置适当,以免因热水渗漏而容易烫伤;
  • 食物焖焗后才放盐、香料或其他调味料会较佳,避免高盐量或影响保温壶易生锈渍。

食物勿放置太长时间以免变坏或滋生细菌:焖烧壶中的食物温度若低于60℃,会成为一个非常适合细菌滋长的环境,尤其是可能引致肠胃不适的细菌,所以食物放置在焖烧壶内,宜在温度仍高于60℃、即约6小时内尽快进食,以免细菌滋长。

 

为长者及婴幼儿等抵抗力较弱人士烹煮食物时要特别小心:由于幼童的消化系统仍未完全发育,烹煮食物可令食物产生变化,令幼童较易吸收食物营养素。惟焖烧壶的食物温度未必足以令食物产生变化,例如透明蛋白变成白色或蛋黄变熟透,而且未必可杀灭细菌。此外,不少人会用焖烧壶焗制花茶、中式保健或调理身体用品例如参茶、杞子等药材饮用,但对于体质较虚弱或免疫系统有问题人士来说,先加热及煮沸所有材料,才放入焖烧壶内焗制会较为稳妥。

 

部分营养素损失较多:焖烧壶虽然可制粥,但质感未必够黏稠,可能是用热水预热和清洗令部分水溶性维生素损失较多,其他食材例如切细块的蔬菜及其他食材也有这可能,消费者不可不知。

 

无论如何,消费者用焖烧壶煮食物应先了解其利弊,使用时尽量发挥其所长,例如保温效能较佳,用来作料理则要选用适当的方法和食材,以免影响食物安全及健康。

焖烧壶样本中,有5款获得4星总评,其中以「鹰牌」(#3,$190)较便宜。2层和3层保温饭壶中,以「小牛角」(#9,$181)和「象印」SL-NC09-ST(#14,$409)的表现较佳,同获3星总评,然而两者体积较大,未必方便携带。消费者可因应所需的容量、重量及喜欢的设计例如阔口或窄口及颜色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