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及建议
女士每年花费不少购买护肤品,当然会期望产品既安全又能提升肌肤的质素。除了留意由可信赖的机构发出的护肤品安全测试报告,消费者平日也要养成良好选购及使用护肤品的习惯。选购护肤品时,宜多了解产品的功效,拣选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不宜单以价钱或折扣为首要考虑;同时,宜挑选有清楚标示成分及使用期限等资料的护肤品,并细阅成分列表,避开容易使肌肤出现不良反应的成分。此外,宜按照指示使用护肤品,经常留意产品的品质及使用期限,并根据护肤习惯购买适量的护肤品,避免过量「囤货」致使产品过期,既浪费金钱又不符合环保原则。
选购及使用护肤品时宜先阅读标签
为保障消费者利益,本会呼吁护肤品制造商及供应商提高产品标签资料的透明度,清晰标示产品的成分,特别是当护肤品含有指定可致敏香料成分高于指定浓度时,列明有关资讯,并以清楚易明的方式标示制造日期、保质期/使用期限,以及开封后的使用期,助消费者知所选择及提高使用安全。
皮肤专科医生意见
本会向香港医学会会董及皮肤专科医生陈厚毅谘询以下有关使用面部护肤品的问题:
A. 建议消费者按照指示使用面部护肤品,例如使用次数及用量,以取得产品声称的最佳效果。若过于频密地使用产品,反而会为肌肤带来不良影响,例如频密洁面或会使肌肤越见干燥,刺激皮肤;频密敷面膜有机会令油脂更旺盛,导致油脂粒或暗疮形成。若护肤品含防腐剂,频密接触或会出现过敏反应。
A. 不同品牌的面膜有不同的成分及建议使用时间,转换面膜时宜留意使用指示以达至最佳护肤效果。首次使用新款面膜时,皮肤容易过敏或有湿疹的人士宜将敷面时间减半。若皮肤出现泛红或刺痛情况,应立即停用。皮肤若有炎症或损口,应待皮肤复原后才继续使用面膜。
不同品牌的同类型护肤品成分或相若,可考虑由专科医生或医生进行皮肤贴布测试,找出致敏原,将来选购护肤品时避开有关成分,以减低日后出现过敏的机会。
A. 过了保质期的护肤品可能会变质甚至滋生细菌。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虽然敏感度或较面部肌肤低,但涂抹过期产品同样有机会引起皮肤发炎或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
A.
- 肌肤肤质或会随季节转变,宜按照当季的肌肤状况及需要选购护肤品,例如夏天着重控油,冬天着重保湿;
- 若考虑尝试新款护肤品,建议购买小容量先行试用,因每个人的肤质及皮肤反应不同,体验及喜好亦不尽相同,勿因大容量相对较便宜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