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细味绿茶
从香气、属性寻找「你杯茶」

细味绿茶
从香气、属性寻找「你杯茶」

港人近年注重养生,具瘦身、抗氧化等多种功效的绿茶自然备受青睐,而日式绿茶在香港亦十分普及。本文将从营养学和中医学角度出发,探讨饮用绿茶的宜忌,并介绍日式绿茶的类别和特色,帮助消费者作出合乎自身喜好的选择。

冲泡绿茶有法

由于带甘甜味道的茶胺酸可在低温下释出,而具苦涩味的儿茶素和咖啡因则会在高温环境中被释放,因此制作绿茶时不宜用刚烧开的沸水沏茶,否则茶汤会变得过苦。日本江户千家茶道教授伍伟发先生建议,除非是冲泡茎茶等质地较硬的茶叶,否则一般而言,宜用70℃至80℃的水冲泡绿茶。至于茶芽较为幼嫩的玉露茶,则可以用约50℃的水沏茶。

 

 

时间因泡制方式而异

大部分日式绿茶在浸泡1.5分钟至2分钟后即可享用。中式绿茶则可根据个人口味,用茶壶冲泡40秒至60秒;或是注水到盖碗后浸泡8秒,其间毋须盖上茶盅。除了龙井茶外,消费者应紧记「茶水分离」的原则,避免把茶叶长时间置于茶汤中,免得苦涩味过重。如欲以冷泡方式制作绿茶,消费者可加入比平时分量稍多的茶叶到容器中,然后注入常温水或冷水,并将其置于室温4小时后,再放进雪柜2小时;或是直接把容器放进雪柜8小时。冲泡好的绿茶应尽快饮用,以及时品尝其鲜味,也慎防茶汤变质。

绿茶浓淡皆宜,茶叶分量可按个人喜好相应调节。以1个300毫升的茶壶为例,日式绿茶的茶叶分量以6.5克至7克为佳,而中式绿茶则用大约5克;若以盖碗冲泡中式绿茶,茶叶分量为3克至3.5克。绿茶又适宜以较小的水流,配合「高冲低斟」的手法注水。若使用矿泉水沏茶,风味和口感或可进一步提升。

绿茶香气清逸、味道醇厚回甘,市场上选择众多,除了龙井和碧螺春等最为普遍的中式绿茶外,不少读者亦喜爱品尝日式绿茶。下文将介绍不同日式绿茶的特点、类别、档次,以及茶道文化等实用资讯,让消费者在购买前可先作比较。 

 

 

煎茶

煎茶 色深味愈浓

以往人们会以热水煎煮茶叶,然后萃取茶汤饮用,一般的日式绿茶故得名「煎茶」。市面上近8成的日式绿茶都属于煎茶,价格和品质亦有差异,丰俭由人。除了一般煎茶外,也有蒸青时间较长的「深蒸」煎茶,其颜色呈深绿色,味道较浓,惟价格较高。 

 

玉露

玉露 甘甜醇厚

玉露为最高级的日式绿茶,茶叶以遮光法培植,因此茶味较其他茗茶更为甘甜醇厚、清香馥郁,且带海苔香气。玉露的价格相对高昂,当中又以宇治市出产的最为矜贵。除了宇治外,八女出产的玉露亦享负盛名,品质也相当上乘。

 

抹茶

抹茶 低温存「旨味」

抹茶又称碾茶,其茶叶的种植方法与玉露相同,两者均采用遮光法。然而,玉露的茶叶经蒸青和烘干后会被揉捻成针状,而抹茶则会先以低温储存以增强其「旨味」,然后再以石臼将茶叶磨成抹茶粉。每10公斤的茶叶只能提炼出大约1.5公斤的抹茶,加上生产工序繁复,所以正宗的抹茶价格普遍较高。

 

玄米茶

玄米茶 坚果气息

玄米茶是于煎茶或番茶之中,加入经烘烤的糙米而成的日式绿茶,故此茶具独特的坚果气息,还可用以制作茶渍饭。玄米茶大多被视为日常饮料,故较少使用上等茶叶制作。

 

焙茶

焙茶 烘焙香气

把煎茶、番茶,或茎茶以大火焙炒,然后再将其急速冷却,即成口感清爽且带烘焙香气的焙茶。焙茶的颜色虽呈褐色,但定义上仍是绿茶。焙茶经高温处理后,咖啡因含量较少,可暖胃且性味较为平和,相对适合老人家、孕妇、小童等人士饮用。 

 

冠茶

冠茶 煎茶与玉露之间

冠茶属复盖茶,是介乎煎茶与玉露之间的日式绿茶,有「热汤玉露」之称。虽然冠茶的遮光时间较玉露短,其「旨味」未及玉露般突出,但与不遮光的煎茶相比,冠茶的苦涩味相对不明显。

 

茎茶

茎茶 清香淡雅

茎茶的构成部分为茶菁的茎部或叶柄,较为著名的茎茶品种有「雁音」和「加贺棒茶」等。茎茶的香气较重,但由于绿茶的味道主要来自叶片,故茎茶在缺乏叶片的情况下,茶味会相对淡雅,沏第二次时味道明显变淡。 

 

番茶

番茶 口感清爽

番茶大多为次一级的绿茶,主要由较大和较硬的叶片制成。番茶的口感清爽粗糙,鲜味较其他日式绿茶不明显,售价也较低廉。

 

粉茶

粉茶 涩味较重

粉茶由生产煎茶时所剩下的碎叶研磨而成,质素一般且涩味较重,常用于回转寿司店和制作甜品。尽管粉茶与抹茶都是粉末状的日式绿茶,但粉茶的茶菁不经遮光法种植,因此无论于味道或档次方面都不及抹茶般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