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随身负离子空气净化机 实际效果成疑 或出现二次污染

随身负离子空气净化机 实际效果成疑  或出现二次污染

空气污染情况令人关注,加上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情反复,而冬季流感高峯期又将至,令各式各样的空气净化或除菌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其中可挂在颈上的随身负离子空气净化机近年更大行其道。究竟它们的空气净化表现如何?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会否产生过量臭氧而影响健康?消费者应否利用该类产品来减少吸入污染物及预防疾病?市面上的随身负离子空气净化机品牌和款式林林总总,本会从市面购买了10款较常见的型号,售价由$598至$1,698,测试其臭氧浓度、负离子浓度、除菌能力及除PM2.5能力。

厂商意见

「雅达玛AirTamer」(#2)的厂商表示其负离子浓度测试所参考的标准跟本会相同,但其测试时把挂链接地,有助提升负离子产生量。该公司向本会提供相关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产品在特定测试环境下的负离子量、除细菌、病毒及颗粒物的表现,并表示由于测试环境、标准、测试舱容积、细菌种类及测试时间长短等不同,其测试结果跟本会的测试结果不同。

 

「Mobework」(#3)、「KB」(#8)及「Jewelion」(#9)的代理商分别向本会提供相关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产品在特定测试环境下的负离子量及除颗粒物的表现。

 

「Almond Defends」(#4)的代理商表示本会量得其产品的负离子浓度属正常结果。该公司向本会提供相关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产品在特定测试环境下的负离子量、除细菌及病毒的表现,并表示其除菌测试结果跟本会的除菌测试结果不同可能是由于标准及测试舱容积不同所致。

 

「ionie」(#5)的厂商表示本会的空气净化测试所参考的标准是为家用的空气净化机而设,不适用于便携式个人空气净化机。该公司表示已经向本会提供相关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产品在特定测试环境下的负离子量、除菌及除颗粒物的表现符合产品声称。〔本会按:有关本会所参考的标准见内文。〕

 

「Trustlex」(#6)的厂商表示其委托的日本实验所根据日本JIS B-9929标准量得产品的负离子浓度为690,000个/立方厘米,而且使用时须接触着产品背部的一块小金属片「负离子推进器」,才能产生更多负离子。除PM2.5测试方面,该公司指其产品是供个人用而非家用的净化机,故该公司测试时采用的测试舱容积为0.06立方米(50x40x30厘米),得出的去除率是99.9%。该公司向本会提供相关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产品在特定测试环境下的负离子量及除颗粒物的表现。〔本会按:该样本的机身、说明书及包装上都没有说明使用时须接触着机背的小金属片。此外,实际使用时亦很可能因用户的活动而令身体不会长时间接触着该小金属片。〕

 

「Ionizo」(#7)的厂商表示其产品在生产时经仪器量得的负离子浓度远高于1,500,000个/立方厘米,而其委托独立实验所于距离产品5厘米的位置量得的负离子浓度亦高于测试仪器的上限1,236,000个/立方厘米。该公司向本会提供相关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产品在特定测试环境下的负离子量及除颗粒物的表现,并表示其测试结果跟本会的测试结果不同可能是由于测试方法不同所致。

 

「infoThink」(#10)的厂商表示不同意本会的测试结果,认为其产品设计不同其他品牌,必需装上挂链一并进行测试,才能发挥最佳的负离子产生效果。该公司向本会提供测试报告,表示该公司委托为本会进行测试的同一间实验所,采用跟本会相同的测试环境及方法,为其送交的样本装上挂链后进行除菌及除PM2.5测试,得出的结果较本会的测试结果为佳,样本在1.5立方米的密封测试舱内操作60分钟后的平均除菌率为75.8%,而样本在3立方米的密封测试舱内操作30、60、90及120分钟后的PM2.5去除率分别为5.6%、9.1%、14.5%及17.3%。另外,该公司指其产品是个人用的净化机,该公司过往测试时采用的测试舱的长、阔及高都为10厘米(容积0.001立方米),而本会于除PM2.5测试中采用的测试舱容积为3立方米,范围较大,不是其设计该产品时使用的标准。该公司另向本会提供其他相关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产品在特定测试环境下的负离子量、除细菌、病毒及除颗粒物的表现。〔本会按:该样本的机身在原装包装盒内没有预先装上挂链,而且机身、说明书及包装上都没有说明使用前必须装上挂链,亦没有说明如何装上挂链及必须使用原装挂链,亦没有说明装上挂链后负离子产生量会较高,加上说明书中「产品内容」一栏只称原装挂链为「不锈钢项炼」及「Decorative Chain」(即装饰性的挂链),故本会的有关测试结果已反映该样本依照说明书指示操作下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