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99款素菜总脂肪及钠含量差异大 芋头鱼最高脂 素汉堡包最高钠

99款素菜总脂肪及钠含量差异大 芋头鱼最高脂 素汉堡包最高钠

素食泛指一种以植物为主要食粮,同时不进食部分或全部动物制品的饮食模式。由於植物性食物大都是高纤、低脂和低能量值,且不含胆固醇,因此不少人相信素食有益健康,近年愈趋流行。然而为了令素菜更美味和增加饱肚感,制作时可能会加入各种含盐或钠的调味料、糖和油等材料,惟经常摄取过量钠和脂肪等会影响健康。本会与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测试了99款本地食肆供应的素菜样本的钠、糖、脂肪及能量的含量等,结果发现一般素菜的钠和脂肪含量不算高,而大部分更属低糖、低饱和脂肪酸及不含反式脂肪酸。然而,有个别素菜含较高钠或脂肪,消费者进食该等素菜要适可而止。

钠及素食小知识

钠可天然存在或透过食盐及含盐/钠的调味料添加于食物中。适量的钠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必需元素,但进食过多钠可能会增加患上高血压的风险,若不及早预防或诊治,可引致心脏病、中风和肾衰竭等慢性疾病。成年人无论是否患有高血压,减少钠的摄取量有降低血压的效果。而血压即使只是轻微的降低,也能减低患上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世界衞生组织(世衞)建议一般成年人每日的钠摄取量应少于2,000毫克(约5克食盐,即略少于1平茶匙食盐),并建议到2025年或之前盐的摄取量目标应相对减少30%,政府发表的《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亦以此为其中一项目标。香港消费者摄取钠的主要来源可能同时来自加工或餐厅食品及烹调时所加的盐及酱料。

素食指一种以植物为主要食粮,同时不进食部分或全部动物的肉、内脏及其制品的饮食模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 蛋奶素食:不吃动物性食物及其制品,但吃蛋类和奶类制品
  • 蛋素食:不吃动物性食物及奶类制品,但会进食蛋类
  • 奶素食:除了奶类食物,所有蛋类和动物性食物都不吃
  • 全素食:只进食植物性食物,所有蛋类、奶类、动物的肉、内脏及来自动物的食品如蜜糖和燕窝等都不吃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不可或缺的元素,亦是成长及发育所必需的。然而,植物性蛋白质所提供的氨基酸未必及肉类和奶类所提供的氨基酸全面。素食者应每天选择多元化的素食食品,例如进食不同种类的干豆类、大豆制品及坚果类等,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及各种必须氨基酸,并确保营养均衡。而食用蛋类及奶类的素食者,可从该等食物吸取蛋白质。

 

人体需要维他命B12来制造红血球及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奶类、肉类和蛋天然含有维他命B12,而现时仍未发现有植物能为人体提供安全和有效的维他命B12。因此素食者应多选择添加了维他命B12的谷类早餐、豆奶或其他食品。选购食物时,可查阅标签,了解是否加添了维他命B12。如考虑进食补充剂,应先征询专业医护人员的意见。

 

消费者可浏览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上载于网站的《均衡素食的要点》,参考更多有关素食的资讯。(网址:https://www.chp.gov.hk/sc/static/90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