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言语治疗服务 师资和收费差异大 评估和治疗方法勿含糊

言语治疗服务 师资和收费差异大 评估和治疗方法勿含糊

语言能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表达情感、学习,以至社交沟通的重要媒介。如发现儿童因各种疾病导致沟通障碍,包括发音不正确、言语表达出现困难、口吃,或声音沙哑等问题,都可能是患上言语障碍的徵状。倘若学校发现学童沟通有障碍,一般会转介到公立医院排期接受评估及治疗。政府资助机构的治疗收费可低至每次数十元,但由於需求殷切,轮候时间一般会较长,有机会未能及时作出适当的治疗,因此,不少人会寻求私营机构的相关服务。市面上有提供言语治疗服务的机构众多,消费者应如何选择?本港现时言语治疗师的注册制度属自愿登记性质,规管有限,消费者在选择有关服务时,应查询清楚「言语治疗师」是否具备认可的学历或资格。

调查结果

就上述两个个案(个案A及B),回复的25间机构均表示,有提供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服务,但只有少过半数(11间)机构提供中风后长者吞咽障碍治疗服务。年龄限制方面,12间机构(#5、#6、#9、#10、#11、#12、#14、#15、#16、#17、#18及#25)对儿童的治疗不设年龄限制,除「童话言语治疗室(#21)」表示需视乎不同个案而定,余下的机构会为0岁至最高22岁的人士提供儿童语言障碍治疗服务。而全部11间有提供长者吞咽障碍治疗服务的机构都没有对病人设年龄限制。

以非套餐的首次诊断/评估收费而言,个案A及个案B同样由$780至$4,000不等,收费最低的为「唯听香港听觉及言语中心(#25)」($780/45分钟),最高则为「香港言听中心有限公司(#12)」($800-$4,000/30至120分钟)。「协康会(#3)」、「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香港言听中心有限公司(#12)」、「香港社区言语治疗中心(#14)」及「唯听香港听觉及言语中心(#25)」的收费都会视乎言语治疗师的资历而有所不同;「协康会(#3)」及「乐善堂杨小玲言语治疗中心(#4)」会按提供服务的日子(平日或周末)而调整收费;另外,「欣培发展及治疗中心(#10)」及「香港言听中心有限公司(#12)」的收费亦会视乎评估项目而有分别。

 

至于其后每次治疗的收费,「协康会(#3)」、「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诊所(#6)」、「建基儿童发展中心有限公司(#13)」及「童话言语治疗室(#21)」都与其首次诊断/评估的收费相同。计及上述收费相同的机构,个案A由$590至$3,500不等,收费最低的为「香港社区言语治疗中心(#14)」($590/30/45分钟),最高则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3,500/75分钟,注明由讲师及教授级言语治疗师负责);而个案B收费由$700(30分钟)至$3,500(75分钟),收费最低的为「唯听香港听觉及言语中心(#25)」($700/30分钟),最高同样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3,500/75分钟,注明由讲师及教授级言语治疗师负责)。

 

每次会面时间方面,首次评估由30分钟至2小时不等,其后每次治疗则由30至90分钟,视乎评估项目、评估方式或儿童年龄而定。「童话言语治疗室(#21)」表示评估时间除了视乎儿童的年龄,亦要视乎他们的合作性及家长是否多提问而定,如评估过程超时则按比例增加收费。

如消费者已跟言语治疗师订立治疗计划,可考虑部分机构提供的套餐服务(见表二),收费一般会较逐次计相宜,例如「香港言听中心有限公司(#12)」的套餐收费每6堂可享95折,每12堂可享9折;「领思儿童发展中心(#18)」则每10堂可享9折。除「夏小月言语病理学(言语治疗)诊所(#16)」及「星星乐园(#24)」表示套餐不设限期,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没有提供相关资料外,余下8间机构分别设有由12星期至1年的有效期。当中「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诊所(#6)」只在每年1至4月和9至11月提供套餐服务,由该校的实习学生进行,并由注册言语治疗师作临床督导。虽然套餐服务看似较划算,惟消费者要留意套餐收费须全数预缴的风险,例如消费者若想于治疗期间停止使用服务,机构会否退回余下的费用。「载欣社区健康顾问有限公司(#17)」及「香港言听中心有限公司(#12)」(如套餐仍未过期)表示,如预缴后未有使用服务,可按比例退回收费,或可令消费者较为放心;「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养和医疗(#7)」、「香港社区言语治疗中心(#14)」及「唯听香港听觉及言语中心(#25)」则表示不设退款。

11间机构(#1至#4、#10、#11、#13、#16、#18、#19及#24)要求消费者每月或每4/5/8/10堂作预缴,当中「夏小月言语病理学 (言语治疗) 诊所(#16)」表示个案A的消费者需每月预缴费用,但容许个案B的消费者逐次付款。

言语治疗服务的首次会面通常是先对患者作评估,然后才决定其后的治疗计划。在个案A的首次诊断或评估服务中,「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诊所(#6)」、「欣培发展及治疗中心(#10)」、「香港言听中心有限公司(#12)」、「香港社区言语治疗中心(#14)」、「香港儿童发展及脑神经专科(#15)」、「载欣社区健康顾问有限公司(#17)」、「迈步儿童发展中心(#22)」及「唯听香港听觉及言语中心(#25)」都会采用标准化评估;而「扶康会牵蝶中心/牵蝶康儿中心(#2)」、「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养和医疗(#7)」及「乐言言语治疗中心(#20)」则同时采用标准化及非标准化评估。其他评估范畴还包括社交沟通、口部肌能、呼吸及吞咽能力、说话流畅度及声线等。

 

至于个案B方面,「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诊所(#6)」采用标准化评估,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同时采用标准化及非标准化评估。其他评估包括临床吞咽检查、口腔机能、进食情况及沟通评估等。如有需要,「养和医疗(#7)」、「圣德肋撒医院 - 听觉及言语治疗中心(#8)」、「香港言听中心有限公司(#12)」及「唯听香港听觉及言语中心(#25)」均提供吞钡X光检查 (VFSS)及内窥镜吞咽检查 (FEES),当中「养和医疗(#7)」表示需另外收费;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表示如有需要,亦可转介耳鼻喉科医生进行内窥镜吞咽评估。

消费者与言语治疗师首次会面后,便会开始一连串的治疗和训练。个案A的治疗服务内容方面:7间机构包括「明德儿童启育中心(#1)」、「乐善堂杨小玲言语治疗中心(#4)」、「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诊所(#6)」、「养和医疗(#7)」、「载欣社区健康顾问有限公司(#17)」、「童话言语治疗室(#21)」及「星星乐园(#24)」所提供的资料较笼统,当中部分机构只表示会按个别评估报告而作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是次调查中提供较详细服务内容的机构包括「协康会(#3)」、「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欣培发展及治疗中心(#10)」、「建基儿童发展中心有限公司(#13)」及「助展会有限公司(#19)」。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为例,该机构会以个别或小组形式透过趣味活动有系统地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同时提供家长培训,建议合适的家居训练以提升儿童于家中接受语言刺激的量与质;而「欣培发展及治疗中心(#10)」及「助展会有限公司(#19)」的治疗都针对语前技巧、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及发音等范畴。

 

另外,「明德儿童启育中心(#1)」、「扶康会牵蝶中心/牵蝶康儿中心(#2)」、「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系言语治疗科(#5)」、「养和医疗(#7)」、「创思成长支援中心(#11)」、「香港社区言语治疗中心(#14)」及「迈步儿童发展中心(#22)」均有提供家长或照顾者的家居训练指导,或容许家长观课及参与训练,从而将训练延续至儿童的日常生活中。

 

至于个案B的治疗内容则包括吞咽能力训练、吞咽肌肉运动、建议食物质感及进食姿势和技巧、照顾者喂食技巧训练等,「养和医疗(#7)」、「圣德肋撒医院 - 听觉及言语治疗中心(#8)」、「香港言听中心有限公司(#12)」及「唯听香港听觉及言语中心(#25)」更提供电流刺激吞咽治疗,及/或深层咽肌神经刺激治疗,以训练咽部肌肉,改善吞咽困难及发声。

除「养和医疗(#7)」需要医生转介才能使用其言语治疗服务外,余下的机构都毋须医生转介,消费者可自行参加相关的服务。惟「圣德肋撒医院 - 听觉及言语治疗中心(#8)」表示如需进行吞钡X光造影检查(VFSS)或内窥镜吞咽检查(FEES)则需要医生转介及经言语治疗师先进行临床吞咽评估,并需入院进行这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