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香港言语治疗师公会及医院管理局的意见
消费者可登入https://www.hkist.org.hk/static/HKIST_List_of_Registrants.pdf找到符合资格的言语治疗师,此名单里的言语治疗师皆接受过合资格的专业培训,并且每年都必须作出专业的持续进修以符合续会的规定。
消费者在选择言语治疗服务时,可留意提供服务的言语治疗师是否属「卫生署认可言语治疗师名册会员」,亦即香港言语治疗师公会会员。香港言语治疗师公会已根据一套严谨的标准接受评估,并获卫生署认可医疗专业注册计划的认证。该公会负责管理本港认可言语治疗师的名册、评估并确保其注册会员的专业能力适合执业。
Q4.家长如何察觉子女的语言发展有异常而需要寻求言语治疗服务?
家长可透过日常与孩子的沟通,并参照卫生署家庭健康服务网页有关「儿童发展」系列的的资料或相关单张,对自己孩子的语言发展作出初步的推算。卫生署母婴健康院,为初生至5岁的儿童提供一套全面的促进健康及预防疾病的「幼儿健康及发展综合计划」,其中包括发展监察服务。母婴健康院透过个别辅导、资料单张/视像资讯、网上资源、热线、及公众讲座等,让家长在儿童学前时期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预先指导。而医护人员会于孩子指定的年龄,与家长进行面谈及观察孩子在各方面发展的表现,以及早识别怀疑有发展问题的儿童。除指定时间外,家长亦可主动与健康院预约作特别跟进安排。另外,在教育局、卫生署、医院管理局、社会福利署及非政府机构共同推行的「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服务」机制下,学前导师可直接转介有需要的儿童到所属地区的母婴健康院作初步评估。视乎评估结果和需要,母婴健康院会转介有关小孩至卫生署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或其他医院管理局的专科作进一步的跟进。同时,家长亦可以观察子女的语言发展和语言发展里程碑是否相同,而家长可以向言语治疗师查询相关里程碑,亦可谘询幼稚园老师有关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如有疑问可以向言语治疗师查询。
Q5.是次调查中,不少机构提及使用「标准化评估」及「非标准化评估」来对患者进行评估,这两项评估的内容是甚么?
专业的语言评估包含标准化测试和非标准化测试,以全面评估儿童的语言能力。标准化测试是利用已通过标准化过程的评估工具用作的测试,测试内容具理论基础和信效度,并有常模可参照以比较受试儿童的能力,以作出客观可靠的诊断结果。而非标准化评估是经过专业临床观察和测试儿童在各不同语言范畴的表现,以了解儿童的语言能力,及跟进研究。
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可包括:
- 香港学前儿童口语粤语能力测试 Hong Kong Test of Preschool Oral Language (Cantonese) (TOPOL)
- 雷妮氏语言发展量表- Reynell Developmental Language Scale (RDLS)
- 象征性游戏测试- Symbolic Play Test (SPT)
- 香港粤语发音测试- Hong Kong Cantonese Articulation Test(HKCAT)等
详情可以参考 https://www.dhcas.gov.hk/tc/
Q6.是次调查中,只有约一半机构提供长者吞咽障碍治疗服务,如不希望在公立医院排期,消费者一般可从哪些途径寻求治疗服务?
消费者可登入https://www.hkist.org.hk/static/HKIST_List_of_Registrants.pdf找到符合资格的言语治疗师,当中已包括于非公立医院提供服务的言语治疗师。
Q7.目前有多少个符合香港言语治疗师公会所订资格的言语治疗师并已登记成为该会的会员?
目前有409个符合香港言语治疗师公会所订资格的言语治疗师并已登记成为该会的会员。
Q8.如消费者希望到公立医院寻求言语治疗服务,一般需轮候多久?
医院管理局的言语治疗服务对象主要为有沟通、阅读、书写或吞咽困难的病患者,透过为他们提供评估、测试、治疗及辅导等服务,从而帮助病者预防、减少及克服沟通及吞咽上的障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素。服务主要包括住院和门诊两部份。言语治疗门诊会根据医生转介信上病人的病历,及按照临床情况,决定病人在言语治疗门诊就诊的先后缓急。病人将被甄别为紧急(第一优先类别),半紧急(第二优先类别)及稳定(例行类别)新症个案。被列为紧急或半紧急的新症病人,言语治疗部门会尽量安排他们于两星期及八星期内接受治疗。稳定个案将按病情的迫切性作出轮候安排。
Q9.目前有多少人正轮候使用公立医院的言语治疗服务?收费如何?
于2020/21年度,医院管理局言语治疗住院及日间住院病人就诊人次约为27万,至于门诊就诊人次则约为5万3千。由公立医院/门诊医生转介言语治疗的病人会按公众收费缴付费用,即首次诊症135元,其后每次诊症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