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37款婴幼儿小食,哪款较健康?

37款婴幼儿小食,哪款较健康?

俗语有云「三岁定八十」,好习惯要自小培养,好的饮食习惯亦然。口味偏好早于婴幼儿时期已建立,如果于此阶段经常进食过甜或过咸的食物,或使婴幼儿养成嗜甜或咸的口味,甚或影响其成年后的饮食习惯,长远甚至影响健康。市面上有不少标示适合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小食,本会检视了37款的成分,以及其糖和钠含量,帮助家长为婴幼儿作出适合的选择。

Q&A

婴幼儿胃口较少,每日活动量不一,适当的小食能及时为宝宝在每餐之间补给充足的能量、营养及水分。另外,奶制品及水果一般较难在正餐中充分摄取,因此健康的小食亦是达到均衡饮食的关键环节。

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是依据含量来排列的,含量越高的成分排序越前。下列均是添加糖的常见例子,家长可留意小食的糖含量占比:

 

砂糖、果糖、蔗糖、乳糖、冰糖、黄糖、红糖、黑糖、葡萄糖、转化糖、原糖、糖蜜、蜂蜜、麦芽糖、麦芽糖浆、糖浆、高果糖浆、玉米糖浆、枫糖浆、浓缩果汁、浓缩蔗汁


不含上述添加糖的小食当然最为理想,其次则是添加糖成分排序较后的产品。

 

成分表列出的游离糖来源 

成分表列出的游离糖来源 

高盐高糖的小食普遍空有热量,营养价值甚低,除了容易导致过重及肥胖之外,亦可能令宝宝从小倾向「重口味」,为偏食种下祸根,有碍培养均衡饮食及健康发育,建议少吃为妙。过量摄取钠容易导致钙质经尿液流失,从而影响骨骼成长。除了高盐高糖,此类小食亦经常含有反式脂肪,是引致三高的「三剑客」。

准备小食时应多使用新鲜食材,避免过量调味,同时着重多元化及均衡配搭。家长不妨考虑以下自制小食例子:

 

  • 牛奶麦皮
  • 粥品例如粟米鸡蓉粥、南瓜肉碎粥等
  • 杂菜汤通粉
  • 蒸番薯、蒸薯仔
  • 全麦馒头
  • 全麦三文治
  • 牛油果米饼/吞拿鱼米饼
  • 新鲜水果
  • 无糖豆腐花
  • 高钙低糖或无糖豆奶
  • 低脂纯味乳酪 

 

(资料由香港营养师协会代表对外事务主任程欣仪小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