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
糖
什么是游离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游离糖(free sugars)是制造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所有单糖(monosaccharides)和双糖(disaccharides),以及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里的天然糖分。成分表上如有列出白砂糖、蔗糖、葡萄糖、浓缩果汁、果泥(fruit puree)等,该产品属于含有游离糖。而水果、蔬菜、牛奶所含的天然糖分则并非游离糖。英国国民保健署、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皆视游离糖为添加糖(added sugars)。是次研究中,除了「Ddoddomam」(#4)和「嘉宝」(#9)外,其他样本的包装上均没有标示添加糖的含量,因此本会审视了样本的糖含量与世卫的游离糖建议摄取上限作比较,供消费者参考。
婴幼儿若摄取过多糖,会增加蛀牙和肥胖的风险,而肥胖则会增加日后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例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需注意游离糖只提供能量,并无其他营养价值,因此婴幼儿应尽量减少摄取。
婴幼儿的游离糖摄取建议
世卫建议成人及儿童的游离糖摄取量应少于每日所需能量的10%。以1个每日需摄取800至1,250千卡(以中等活动量计算)的1至3岁幼儿为例,每日游离糖的摄取量不应多于20至31.3克。
香港营养师协会提醒,世卫、本港及其他地区均没有对婴儿(即1岁以下)订立游离糖的建议摄取量,家长应尽量避免为婴儿提供任何含游离糖/添加糖的食物。
营养标签未必标示糖含量
根据《规例》,预先包装婴幼儿食物如果指明拟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例如标示适用年龄为12至36个月),毋须于营养标签标示糖含量,因此是次研究的部分样本未有提供其糖含量。
如果婴幼儿食物未有于包装上声称拟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例如只标示12个月以上,该食物则需要遵从一般预先包装食物的标签要求(除获豁免外),于营养标签上提供糖含量。
只有约68%样本提供糖含量
37款样本中,有29款的成分表标示添加糖、浓缩果汁等游离糖来源,全部样本所标示的年龄范围都适用于24个月以下,不符美国及英国相关机构的建议。25款样本的糖含量绝对值(absolute numbers)于营养标签或原包装上标示,或由厂商提供资料,该等样本的糖含量为每100克0至80.0克。以食用分量计算,进食1份会摄取0至8.3克糖。
没有标示糖含量的样本或属高糖
12款样本于成分表列出糖或浓缩果汁等游离糖来源,但却未有标示或提供糖含量。本会未能得知该等样本是否属高糖食物,惟该等样本的游离糖来源均排列于成分表头3位,显示游离糖的百分比有机会颇高,消费者宜多留意。
5成样本属高糖
25款有糖含量资料的样本中,「Bebecook」(#2)、「Bebefood」(#3)和「Ddoddomam」(#4)均属「无糖」(每100克固体食物含不超过0.5克糖)。另有3款样本达「低糖」定义(每100克固体食物含不超过5克糖),分别为「宝宝百味」(#8)、「丘比」Vegetable Snack Ring For Babies - Spinach & Pumpkin [Non-Fried](#11)和「贝拉米」(#20)。
13款样本标示的糖含量高于每100克15克,达食物安全中心所订的「高糖」食物糖分参考水平。样本分别为小蛋酥类的「森永」(#16)和「西村」(#17);其他谷类小食的「Babybio」(#19)、「Farley's」(#21)、「贝贝」(#27)、「小皮」(#28)和「森永」(#29);以及全部乳酪粒样本,包括「Bruno Choice」(#32)、「嘉宝」(#33)、「禧贝」(#34)、「日东」(#35)、「贝贝」(#36)和「Kiwigarden」(#37)。
每100克糖含量标示值最高的样本为#35,食用1份7.2克会摄入5.8克糖。每日需摄取800千卡的1岁幼儿,1日内进食25克#35(即约1.3包),便会超出世卫建议的游离糖摄入量上限。婴幼儿小食的建议食用分量普遍不多,食用1份所摄入的糖未必很高,惟经常食用高糖小食,或会使婴幼儿偏好甜食。样本#32的成分表标示苹果排列首位,该样本的糖分相信并非全是游离糖,惟包装未有提供添加糖的含量,故未能直接与世卫对游离糖的建议摄取上限比较。#28虽然于包装上声称没有添加糖或盐(no added sugar or salt),惟根据其成分表,该样本添加了11%属游离糖来源的浓缩提子汁,建议消费者细阅成分表和营养标签,才作选择。
小蛋酥(小馒头)和乳酪粒样本的糖含量标示值较高
是次研究发现全部有提供糖含量的小蛋酥(2款),和全部6款乳酪粒样本均达「高糖」定义,而且该8款样本的糖含量亦为25款有标示或提供糖含量的样本中最高,含量均达每100克30克以上。乳酪粒原材料使用乳酪,味道较酸,厂商或会因此添加糖以平衡酸味。此外,4款没有提供糖含量资料的小蛋酥样本,糖均排列于成分表上的第2位,糖含量有机会颇高。本会建议消费者购买这2类婴幼儿小食时,应细阅成分表和营养标签上的糖含量,建议不要选择游离糖来源于成分表排序较前的产品。本会亦建议厂商于婴幼儿食品的营养标签标示糖含量,让消费者知所选择。
钠
钠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必须元素,有助保持体内细胞外液和酸硷平衡,亦是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必须的物质。不过,幼儿长期摄入过多钠会增加日后患高血压的风险,同时也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机会。
婴幼儿的钠摄取建议
婴幼儿会从母乳及天然食物(例如猪肉、鸡蛋)中摄取钠,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卫生署、中国营养学会、英国和美国的相关机构都一致认为1岁以下的婴幼儿食物不应添加盐。
3成样本添加盐
各样本的钠含量标示值由每100克0至900毫克,以食用分量计算,进食1份会摄取0至120毫克钠,全部均远低于不同地区对6至36个月婴幼儿所建议的每日摄取量。正常食用情况下,应不会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影响。样本中有12款标示添加盐,钠含量标示值由每100克111至900毫克。当中11款标示的年龄范围都适用于1岁以下,该等样本均不符各地提出「供1岁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食物不应添加盐」的建议。
根据食品法典委员会《谷基类婴幼儿加工食品法典标准》,面包干(rusks)和饼干(biscuits)的钠含量不应超出每100千卡100毫克。若以此限量作参考,「BeanStalk」6种蔬菜米脆饼(#1)的钠含量则高于此限量,含量为每100千卡240毫克,该产品亦是钠含量最高的样本,含量为每100克900毫克,达「高钠」定义(每100克固体食物超过600毫克钠)。以食用分量计算,进食1份4克的#1会摄入36毫克钠,低于各地对婴幼儿的钠建议每日摄取量,正常食用下应不会影响健康。惟经常食用高钠食物或会使婴幼儿养成偏好咸味的习惯,长远对其成长的饮食偏好和健康或会有所影响。
2款样本添加含钠食物添加剂
「喜宝」(#25)和「小皮」(#28)虽然没有标示添加盐,但却添加了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作为膨胀剂。碳酸氢钠是含钠的食物添加剂,会增加食物的钠含量。#25和#28标示的钠含量为每100克290和220毫克,食用1份15克的#25和20克的#28均会摄入44毫克钠,低于各地的婴幼儿每日钠摄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