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果
3款儿童牙膏的酸硷值太低或会破坏珐琅质
长期接触过酸(酸硷值太低)或过硷(酸硷值太高)的口腔清洁产品会影响牙齿和口腔健康。根据内地标准GB/T 8372-2017的要求,牙膏的酸硷值不应低于5.5或高于10.5。测试结果显示,17款普通牙膏样本的酸硷值介乎6.4至9.5,全部符合标准;惟13款儿童牙膏样本的酸硷值则介乎3.8至8.2,当中3款样本包括「Elmex」(#6)、「Dr Brown's」(#12)和「Tom's」(#13)量得的酸硷值分别为5.0、3.8和4.8,未能符合标准要求。
香港牙医学会代表陈慧玲医生表示,当口腔环境的酸硷值降至 5.5(或称为临界酸硷值)以下时,牙齿的珐琅质有机会开始被溶解。虽然日常饮食中有不少酸性食物的酸硷值或会低于5.5,但由于刷牙时,过酸的牙膏加上牙刷的摩擦或会弱化牙齿表面,甚至导致磨损。因此,建议消费者应避免选用酸性牙膏。
相关产品资料和测试结果已交由海关跟进。
2款声称含氟儿童牙膏的氟含量未达标准要求
30款牙膏样本中,有6款儿童牙膏和6款普通牙膏在包装上标示了含氟化物及/或其氟含量。
消费者可留意产品上标示的氟化物名称和含量去选择合适的牙膏。
测试结果显示,6款儿童含氟牙膏的游离氟含量为0.042%至0.061%,当中2款样本未能符合内地标准GB/T 8372-2017的要求(儿童含氟牙膏的可溶氟或游离氟含量应为0.05%至0.11%),包括「Baby Coccole」(#5)和「Elmex」(#6)检出的游离氟含量分别只有0.042%和0.046%。长期使用氟含量低于标准的牙膏,或未能为儿童提供足够的口腔保护;研究指在牙齿形成的阶段(6个月至6岁)定期摄入氟化物,可使牙齿得到更佳保护,并形成更坚固、更能抵御蛀牙的牙齿。
另外,17款普通牙膏样本中,有9款检出氟化物,惟当中只有6款在包装上标示含氟化物及/或其氟含量。9款样本检出的游离氟含量为0.084%至0.140%,整体游离氟含量较儿童含氟牙膏高,全部符合内地标准GB/T 8372-2017(含氟牙膏的可溶氟或游离氟含量应为0.05%至0.15%)。
其余15款没有标示氟含量的样本则没有检出氟化物。
9成样本检出微量重金属
测试结果显示,7款牙膏样本检出砷,检出量由每公斤0.088至0.29毫克,符合内地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砷含量不得超出每公斤2毫克)。另外,26款样本检出铅,检出量由每公斤0.052至0.80毫克,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铅含量不得超出每公斤10毫克)。
虽然全部样本的砷及铅检出量均符合内地标准要求,但由于重金属可积聚于人体内,对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部分检出重金属的儿童牙膏样本标示为适合婴幼儿使用(3岁以下),由于婴幼儿未必懂得漱口或把牙膏和泡沫吐掉,建议家长应在旁指导婴幼儿刷牙,以尽量减少儿童把牙膏吞服的机会,降低摄入重金属的机会。
砷能导致各类心血管疾病及癌症
砷(Arsenic)是大自然的常见元素,可分为有机砷和无机砷。在大自然中,砷多以无机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火成岩和沉积岩中。它们最终会进入土壤、空气和水中,又或随风飘散。无机砷对人类造成的毒性影响较大,而有机砷的毒性则相对较低。在日常生活中,如长期摄取无机砷,有机会导致外周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另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研究亦指出,持续摄入高浓度的砷或会患上膀胱癌、肺癌和皮肤癌。
铅能损害脑部及神经系统
由于工业活动和工厂的排放,不少土壤都有机会被铅污染。铅(Lead)一旦进入体内便会积聚,并视乎接触时间的长短和身体的含铅量,可出现慢性或急性中毒,从而影响神经系统发展、出现贫血、消化系统病征、肾功能受损等。胎儿、婴儿和幼童较容易受到铅毒的影响。
铅亦可以穿过胎盘屏障,这意味着暴露于铅的孕妇也会令胎儿暴露于同样风险,从而损害胎儿发育中的神经系统。由于慢性接触铅可影响儿童的神经发育和智力发展,亦会影响成人血压的收缩压,所以应尽量减少摄入任何含铅的物质。
部分样本检出过敏香料但未有在成分表标示
不少化妆品和口腔清洁用品(包括牙膏)都会添加丁香油酚(eugenol)作为调味剂,又用于治疗局部牙痛。柠檬烯(limonene)则是一种常见香料,味道和柑橘类水果相似,所以常被添加在生果味的食物和牙膏之中。由于部分人士会对这2种香料严重敏感,有海外研究报告指严重反应可造成接触性皮肤炎、甚至口腔溃烂,所以欧盟《化妆品法规》(Cosmetic Directive)要求所有冲洗类化妆品类产品(rinse-off products),如果该过敏香料的含量高于0.010%,厂商必须在成分表中标示该成分。如果曾经对香料有敏感反应的人士,在选择口腔清洁用品时,应先仔细阅读成分表,避免选用含有该2种成分或有「fragrance」或「aroma」等字眼的产品,以降低致敏风险。
测试结果显示,6款样本检出丁香油酚,含量由0.002%至0.013%,当中检出量最高的是儿童牙膏「Colgate高露洁」(#3),检出0.013%丁香油酚,超出欧盟《化妆品法规》需标示该过敏香料的上限,惟其包装上的成分表,却未有标示含丁香油酚。
另外,12款样本检出柠檬烯,含量由0.001%至0.10%,当中2款儿童牙膏「Oral B」(#4)及「Bilka」(#11)和3款普通牙膏「Lavera」(#22)、「JASON」(#27)和「Yuan阿原」(#30)检出的柠檬烯含量超出欧盟《化妆品法规》需标示该过敏香料的上限。惟当中3款样本包装上的成分表,包括「Oral B」(#4)、「JASON」(#27)和「Yuan阿原」(#30)均未有标示柠檬烯。
相关产品资料和测试结果已交由海关跟进。
全部样本均没有检出3种有害物质
本会在2014年进行的牙膏测试结果发现部分样本检出杀菌剂三氯生(triclosan)。而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亦多次发现牙膏产品含有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DEG)和氨基己酸(aminocaproic acid)。该2种物质皆为欧盟《化妆品法规》(Cosmetic Directive)的禁用物质。
测试结果显示全部样本均没有检出以上3种有害物质,情况理想。
2款儿童牙膏检出微生物
根据内地标准GB/T 8372-2017的要求,测试了牙膏样本中微生物和有害菌含量。测试结果发现,2款儿童牙膏样本「Colgate高露洁」(#3)和「Bilka」(#11)的菌落总数(total aerobic bacterial count)分别为40和110CFU/g,符合内地标准的指标限值(500CFU/g)。其余样本则没有检出微生物和有害菌(包括霉菌、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情况理想。
全部样本的外观和稳定性测试表现良好
根据内地标准GB/T 8372-2017的要求,牙膏的外观、包装和成分的稳定性应合乎要求,例如牙膏应该均匀地混合而没有异物、香味和色泽正常等。测试结果显示全部样本在外观和稳定性测试表现良好,符合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