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后疫情莫松懈… 家用体温计最新测试

后疫情莫松懈… 家用体温计最新测试

疫情加上冬季流感夹击,不少人都会使用体温计监察日常身体状况。然而,若体温计的准确度不足,有机会令使用者错判身体状况。本会测试了市面15款家用体温计,发现部分样本的准确度较低。此外,亦安排了用家实试各样本及比较各样本的使用方便程度。

测试结果

非接触式体温计的准确度差异大

测试中,全部样本均会量度恒温仪器的9个温度值(由35.0℃至40.0℃)。每款样本会重复量度各个温度值4次,然后与实验室已校正的温度计所量度出的基准温度相比,得出样本于各个温度的最大误差值后,再计算平均值,以评估其准确度。误差值愈小,准确度得分愈高。


测试结果显示,4款接触式体温计中,「屈臣氏」(#1)和「万宁」(#3)的测试结果接近没有误差,而「dretec」(#2)的平均最大误差值约为0.07℃,3款样本表现皆理想。惟「欧姆龙」(#4)的准确度测试表现稍逊,平均最大误差值为0.13℃。


11款非接触式体温计样本的准确度差异较大,当中「Terraillon」(#5)和「德国博雅」(#6)表现最好,平均最大误差值同样低于0.1℃,惟4款样本(#12至#15)表现较逊色,平均最大误差值接近0.3℃。


人体正常的体温变化范围大约为1℃,若体温计的量度误差太大,可能会增加错判身体状况或病情的机会,延误接受治疗的时机。

部分样本实际试用时稳定度较低

稳定度测试分为实验室测试和用家试用两部分,两部分的评分比重相同。在实验室测试中,各样本会重复量度同一温度值4次,并比较所得的读数差异,以评估样本的稳定度。差异愈小,稳定度愈高。大部分样本于实验室测试中的稳定度表现皆理想,惟「withings」(#11)的表现则较逊色,平均的标准差为0.07℃,当重复量度同一温度值时,所得的读数差距最大可达0.3℃。
 

统计学上,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是一个常用于描述一组数值分散程度的指标。体温计样本于重复量度同一温度的物件时,所得读数的标准差愈大,代表每个读数间的差异愈大,即样本的表现相对不够稳定。

在用家试用方面,以样本重复量度试用者的体温3次并记录样本的读数,再比较量度同一试用者所得读数的差异。各样本在用家试用部分的稳定度评分普遍较实验室测试部分低,当中7款样本(#1、#3、#4、#7、#8、#10、#14)的表现相对不理想,所得读数的标准差可达0.2℃,或有机会与试用者未能以正确方式量度(例如摆放于口腔或耳道内的位置不正确)有关。

全部样本的坚固度表现理想

用于测试样本坚固度的仪器。

用于测试样本坚固度的仪器。

体温计于日常使用时,难免会有机会跌落地上或受到碰撞,不少人担心跌撞后或会影响体温计的功能及准确度。为比较各样本的坚固度,每款样本会被放入滚筒内进行测试,并于两端钢板之间(相距80厘米)来回下跌,以模拟日常使用时,体温计可能出现的碰撞情况。样本于下坠2次及10次后,实验室技术员会检查其外观有否破损以及作基本功能测试。样本总计下坠20次后,技术员会按照准确度测试中所用的方法,以样本量度37.0℃的温度值,计算经过坚固度测试后其准确度的偏差。准确度差异愈小、外观变异愈小、基本功能正常,坚固度得分便愈高。是次测试的全部样本,在坚固度测试中的表现都令人满意。在模拟20次下跌后,全部样本都能正常操作,外观亦未见出现任何明显破损,而且准确度未见有明显偏差。

 

使用方便程度

由30位试用者组成的小组进行实试,并在实验室技术员陪同下进行,而每款样本上印有的品牌亦会预先被遮盖。基于卫生考虑,全部接触式体温计均以腋探方式试用。小组试用后,会对多项使用感受作出评分,包括样本的人体工学设计、量度过程的舒适度、量度速度等。另外,试用小组会记录实试过程中量度所得的读数和量度不成功的次数。


根据试用小组的评分,各样本的使用方便程度都属于良好水平,试用者对样本的人体工学设计和量度舒适度都普遍感到满意。在机身设计及功能方面,部分试用者认为「CLOC」(#12)的机身太大,使用时未必可以稳固地握于手中,较容易因握不稳而跌下体温计或影响量度姿势,而且其采用的9V电池现时并不流行,一般消费者家中未必常备该类电池。另外,虽然「withings」(#11)可配合相关应用程式使用而获得额外功能,惟于首次使用时,需要先经应用程式连接才可以量度体温,较为不便。

量度结果易读程度

设有背光灯的读数显示较为易读(图右)。

设有背光灯的读数显示较为易读(图右)。

受限于机身设计,接触式体温计的读数显示一般较细,4款样本的读数显示大小相若。非接触式体温计中,「Terraillon」(#5)和「CLOC」(#12)的读数显示较清晰,除了读数字形较大外,界面亦较简洁。另外,全部接触式样本(#1至#4)以及非接触式样本中的「德国博雅」(#6)、「欧姆龙」(#14)的读数显示部分均没有背光灯,在夜间或灯光昏暗的情况下,使用较为不便。

 

储存量度记录数量最多可达32组

定时量度及记录体温有助监测身体状况。是次测试中,除了「dretec」(#2)、「百灵」(#15)外,其余13款样本都有储存量度记录的功能。「CLOC」(#12)有最多的储存数量,达到32组;「屈臣氏」(#1)、「万宁」(#3)、「欧姆龙」(#4)的储存数量则最少,只能够显示上一次的量度结果;而「withings」(#11)则可将所有量度数据传送至智能电话的相关应用程式作记录。

个别样本量度需时较长

传统酒精及水银体温计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准确量度体温,而现时流行的电子体温计一般都可以快速量度体温,使用方便快捷。是次评审中,试用者普遍满意各样本的量度速度,惟大部分试用者都认为「万宁」(#3)及「欧姆龙」(#4)的量度速度较慢,于实际使用时,使用者有机会在完成量度前便已错误读取结果,或未能长时间保持正确量度姿势,影响准确度。

6款样本较易出现量度不成功的情况

若体温计的量度位置不正确有可能会导致体温计不能成功完成量度。试用小组记录了使用样本时量度不成功的次数,结果发现6款非接触式的样本(#7、#8、#11、#13至#15)较常出现不成功的情况,量度不成功的比例约为总量度次数的1成,相信是因为使用非接触式体温计时,需要对准耳膜或与额头保持特定距离有关。全部4款接触式样本的量度不成功比率则为少于总量度次数的3%,情况比较理想。

4款样本说明指引欠清晰

每款样本的使用说明会由实验室专门人员检阅,并对其所列出的操作指引的完整程度、清晰度及整体排列方式等作出评分。由于评审于欧洲实验室进行,因此,评审会根据样本的英文说明及图示进行。「dretec」(#2)只提供日文的说明指引,虽然消费者仍可透过图示掌握部分资讯,但仍然有机会导致使用错误方法量度体温,或忽略了操作的注意事项,情况不理想。此外,实验室专门人员指,「欧姆龙」(#4)、「百灵」(#9)、「BEABA」(#13)的说明指引的字体或图示较细、段落间隔较差、印刷对比度不足等,用家查阅较为不便,故评分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