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及食肆意見
廠商及食肆意見
「麥當勞」(#5)表示每年定期委託認可獨立檢測認證機構測試食材,最新測試顯示,薯條的「丙烯酰胺」含量為316微克/公斤,低於歐盟的基準水平。該公司又稱與其供應商在挑選馬鈴薯、儲存及加工製作薯條時,會參考食品法典委員會制訂的規範,並在餐廳嚴格控制溫度。
「快樂蜂」(#6)表示會持續監察食品品質以符合相關食品法例,保障市民。
「Five Guys」(#7)表示,為確保食品安全,已將緩解丙烯酰胺的措施納入其HACCP計劃,包括選擇合適的馬鈴薯;檢查馬鈴薯的質量;將馬鈴薯儲存於正確的溫度和低光照度;食油每天檢查兩次,確保溫度和品質,並制訂更換食油指引。該公司又稱會培訓員工以按照高標準烹煮薯條,檢查炸薯條包括顏色和味道。
「肯德基」(#8)表示會將本會的測試結果納入產品質量檢測的參考範圍以內。
「宜家家居」(#9)認為測試結果證明該產品符合香港有關營養的規定,很高興知道其顧客可以安全地食用。
「意粉屋」(#10)表示,其星星薯餅在烹煮前的分量為250克。
「759阿信屋」(#19)的代理商表示,已參考本會的測試結果,更新產品的標籤,並安排產品作進一步檢測。
「巨浪大切」(#21)的代理商表示不同意其產品樣本鈉含量的測試結果,因為每塊薯片是通過機器撒粉的,每塊薯片沾有的味粉不一,當抽取樣本檢驗時會因每塊薯片味粉不一而大大影響化驗結果,而且數值相差可以很大。該公司又向本會提供廠方的相關測試報告,指其產品檢出的鈉含量為每100克207.64毫克,而產品包裝上顯示是每100克217毫克,沒超出規管限;亦沒有檢出丙烯酰胺。(本會按:本會的測試不只是測試一塊薯片,而是以過百克薯片混合再抽取樣板進行測試,應能反映本會購得該款樣本的平均值。)
「Red Rock Deli」(#23)的代理商表示已轉變配方,並更改了營養標籤。
「珍珍」(#29)的代理商表示,其產品2007年後沒有變更過配方,其包裝上的營養資料是基於一份2008年的檢測報告來訂定。該公司又稱,基於近期的檢測結果,會更新營養標籤以反映最新情況,往後會每年或最少每兩年進行一次營養資料檢測。
「Mackie's of Scotland」(#30)的代理商向本會提供測試報告,指其生產商在2019年進行2次測試,丙烯酰胺含量的測試結果分別比本會的結果低33%及47%,符合及低於歐盟訂立的指標含量。該代理商又表示,在製造過程中,亦有安排一系列的品質監控措施,包括挑選優質馬鈴薯、控制儲存環境及加工工序,致力減低產品的丙烯酰胺含量。
「M&S」(#31)的代理商表示,儘管已採取許多控制措施以降低丙烯酰胺含量,但包裝中存在的任何深色或燒焦的薯片都可以令丙烯酰胺含量超出限量。該公司又稱,其產品是使用糖分天然含量較低的品種,在較低溫度下烹煮,並在包裝前利用光學方法篩走有缺陷或深色的薯片。
「Meadows」(#32)的代理商表示,一直以非常嚴謹的態度處理食物安全,並盡全力確保產品符合香港的食物安全規例,顧客可安心享用。
「Topvalu」(#36)的代理商表示,已不再售賣該產品,並與供應商密切跟進,加強對所有產品的品質管理。
「日清湖池屋」(#39)的代理商表示,將6包同款而不同批次的產品送往獨立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產品內的丙烯酰胺含量為每公斤18至57微克,遠低於本會的測試結果。該公司稱一向重視食品品質及安全,亦關注到食品在製作過程中或會產生丙烯酰胺,又指由於同一款食物所產生的含量亦會有很大相差,每月均會檢測產品內的丙烯酰胺含量,並會繼續研究如何在生產過程中減少產生丙烯酰胺,包括在原材料選購、油溫及時間控制等,讓消費者更安心食用。
「鯉魚門紹香園」(#40)向本會提供2017年的測試報告以支持其產品的營養標籤資料。
「無印良品」(#41)向本會提供測試報告,表示其產品樣本的丙烯酰胺數值為每公斤210微克。
「陽光健食」(#43)的代理商表示,由於產品是植物,因此每批的營養成分含量會有所不同。
「Fonzies」(#59)的代理商表示,現時的營養標籤上的營養成分含量是根據理論值和計算結果而得出的,因此標籤上的數值與測試報告存在差異。此外,該公司又稱正進行產品改革,包括更新包裝和營養標籤。
「冠華」(#70)表示十分重視是次檢測結果並進行了跟進工作,包括與蝦片原料及食用油對照各自的報告數據。該公司表示,使用的食油煙點為230度,會與油公司了解。該公司又抽對照食油及粉原料的營養資訊數值,計算上未超出包裝標示,與本會測試報告出現差異的原因未明,會與化驗室專業人士查核所用食油和原料於生產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相關物質的情況。該公司表示,在查明原因前,會停止生產相關產品及回收相關批號的貨品以釋公眾疑慮。
「MOMOKO」(#72)的代理商表示,注意到本會的測試結果與其產品的營養標籤有不一致的地方,正進行調查。如發現任何錯誤,會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