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牛丸有豬肉?首測60款肉丸基因 小心高鈉高脂

肉丸配以湯粉麵、作為火鍋或燒烤材料是常見的食法。雖然牛丸、魚蛋等名稱好像已說明肉丸是以甚麼肉類製成,然而,當肉類製作成丸狀後,消費者已難憑其外貌和色澤等判斷實際是哪種肉類。有宗教信仰而需避免進食某種肉類的人士尤其要多加留意。是次檢測共60款不同類型肉丸樣本,部分檢不出其聲稱的肉類的基因。此外,營養檢測發現七成半樣本屬高鈉,更有部分檢出少量重金屬及防腐劑等,其安全度和營養價值不容忽視。

測試樣本及項目

本會從本港不同的零售點包括:粉麵店、街市、凍肉店、火鍋食品店及超級市場等選購了24款預先包裝及36款非預先包裝肉丸。當中包括:20款牛丸(牛肉丸及牛筋丸)、10款貢丸、10款魚蛋、10款墨魚丸和10款龍蝦丸。測試項目包括:基因測試、重金屬、防腐劑、蛋白質、脂肪、澱粉和鈉的含量等。

由於預先包裝樣本多以每包標示售價,非預先包裝樣本則較多以每斤或每磅來標示售價,因此本會把售價劃一換算成每100克的售價方便比較。


各類肉丸樣本之中,每100克平均價格最高的是牛筋丸樣本,為$18.7;最低則是龍蝦丸,為$8.0。每100克最高價與最低價差距最大的是牛肉丸樣本,售價由平均每100克$6.2至$28.4,最高價比最低價高約3.6倍。平均每粒價格最高的亦是牛筋丸樣本,為$4.0;最低則是魚蛋,為$1.6。


全部樣本之中,每100克平均價格最高的是「勝利牛丸」(#1),為$28.4。

各類肉丸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