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意见
厂商意见
「素之乐」(#1)代理商表示其产品的营养标签数据与测试结果存有差异,经了解后,现有数据是根据厂方提供的第三方化验所的检测报告而标示,后来该产品减少了大豆油及糖的比重,所以导致相关营养含量降低,已要求厂方重新测试及更正营养标签,将来如产品成分比重有变,亦会通报及更新标签。
「出口商:素蒲屋企业有限公司」(#3)的分销商表示会联络厂商,要求检视及更新营养标签。
「Saturday」(#4)及「无肉良品」(#10)的代理商表示样本#4的厂房生产设备亦会用作一般肉类的生产用途,厂方已按照特别要求生产无添加任何肉类的鱼蛋,但无法完全保证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共用生产设备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包装上已标示「本产品的部分工序于一般合格食品工场中进行代工,如有疑虑,不建议食用」,让消费者充分理解与选择。代理商亦表示会与合适的厂商研究零污染的可行性,若最终无法满足需求,可能停止进口有关产品。另表示样本#10的厂商得悉营养标签数值出现误差后,已即时将相同产品送往第三方化验所化验,若结果与标示确有误差,必立刻作出修订,并承诺追查营养资料误差的原因,以便强化品检。
「素味香」(#7)、「生活禅」(#24)及「VEGOOD」(#31)的代理商表示样本#7及样本#31的标示资料为早期生产批次的数据,之后曾调整原料,营养成分因而有少许差异;而样本#24的原料大部分为天然蔬菜,产品曾于2018年更换原料供应商,故营养成分存有差异。厂商会针对现有批次的产品,重新更正成分表及营养标签资料,并会于原料变更时,重新检定营养标签资料,并尽力确保其准确性。另外,该代理商表示样本#24检出微量防腐剂,经内部调查后发现该防腐剂可能来自原料榨菜酪渍物,是次检测到的含量属生产地可合法使用的范围内。厂商会于下批次起使用无添加防腐剂的榨菜酪渍物,或以其他不含防腐剂的原料替换。
「德明素食」(#8)、「斋之味」(#9)、「儒斋」(#14)、「素之都」(#15)、「儒慧」(#16)、「味齐素食」(#17)、「制造商:永德素食商有限公司」(#30)、「巨昌」(#33)及「甘薯叶」(#34)的代理商表示测试结果与以上样本的营养标签数值存有误差,是由于生产地的食品定义解释和标签法例与本港的有所不同,并表示已即时与生产商及有关部门沟通,将以上产品下架,亦已委托第三方化验所重新进行测试,于2019年7月31日前完成更正产品的营养标签后才再作销售。
「制造商:精进豆制品公司」(#12)生产商表示会改善包装,详细列明成分、食用到期日、营养标签及储存方法。
「Gardenburger」(#13)的分销商表示会更正营养标签。
「M&S」(#18)的代理商表示产品发现的鸡肉成分或衍生物是来自蛋白成分。另表示营养标签与测试结果的差异是由于产品含有大豆及其他农产品,而相关农产品会受到天然生长环境影响,产品所有的原料均接受严格检查,生产商亦会定期为产品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及符合包装上营养标签的说明。
「田园」(#19)的生产商表示厂房将重新进行测试,并更新及改善包装设计。
「Beyond Meat」(#20)、「Gardein」(#29)的代理商表示该2款样本的检测结果跟营养标签数值的轻微差异属抽样误差,样本#20的生产商于2019年已停止于香港供应该产品,亦有向样本#29的生产商反映数值的误差,并要求定期更新资料。另表示样本#20已获美国Non-GMO project第三方认证机构发出认证,并表示本会检测到的0.2%基因改造成分属阈限值范围内(少于0.9%),并没违反包装上的声称条件,同时表示生产商会于2019年6月15日起,进一步加强对大豆一类的高风险原料的恒常检测。
「纬绅行」(#23)的生产商表示厂商收到本会的测试结果后,发现营养标签与测试结果的数值不同,已回收市场上的产品,并将营养标签更正才再作销售。
「生活禅」(#24)及「VEGOOD」(#31)的分销商分别表示测试结果与包装的营养标签存有差异,已将有关产品退回给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提交相关检测报告及作出跟进,希望供应商会更新营养标签。
「刘中兴」(#25)的生产商表示测试结果与其产品的营养标签标示大致相同,只是钠的数值有偏差,已督促有关生产师傅遵照配方的分量,特别是盐或豉油的使用。
「川之素食」(#32)的代理商表示会与厂房保持沟通,及定时取样检测营养含量,保持原料的一致性,以确保成分与营养含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