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果
SPF测试结果
高度保护防晒产品(SPF30至50)只有4款完全符合欧盟要求
14款属高度保护(High Protection)的防晒产品样本标示的SPF值介乎30至50,有7款标示的SPF值为30,1款标示为SPF40,1款标示为SPF45,其余5款皆标示为SPF50。
按ISO 24444标准进行的皮肤测试,结果发现只有6款样本量得的SPF值高于或等于产品上的标示值,包括「Chanel」SPF50(#1)、「Nivea」SPF50(#2)、「Seba Med」SPF50(#3)、「Vichy」SPF50(#4)、「SkinCeuticals」SPF30(#6)和「Olay」SPF30(#10)(见表二),以#1和#2量得的SPF值最大,分别为65.9和64.6。
SPF 皮肤测试图片 (由实验室提供)
根据欧盟《化妆品条例》中对SPF的要求,产品应提供部分UVA保护(即符合要求的UVAPF和临界波长)。ISO 24443体外UVA遮光防护测试结果显示,「SkinCeuticals」SPF30(#6)和「Olay」SPF30(#10)量得的UVAPF值分别只有8.0和4.0,未达法规的要求(即SPF值的三分之一)。而当中「Olay」SPF30(#10)的临界波长亦低于法规要求的370纳米(nm)。该2款样本皆未能完全符合标示SPF30的要求。

例子
如果产品标示的SPF系数为30的话…
- 量得的SPF值应该在30至49.9内
- 量得的UVAPF值不应少于10(30的三分之一)
- 临界波长达370纳米(nm)或以上
其余8款样本皆未能达到产品标示的SPF防晒功效,以「Curél」SPF30(#13)量得的SPF值与标示的差距最大,样本标示为SPF30但皮肤测试量得的SPF值只有9.8,而样本量得的UVAPF值只有3.6。另外,2款样本,「Cosme Decorté」SPF40(#8)和「ÍPSA」SPF30(#12),除SPF和UVAPF未能达到标示的数值外,临界波长亦低于法规要求。
只有1款极高度保护防晒产品(SPF50+)完全符合欧盟要求
16款样本标示为SPF50+,属于极高度保护(Very High Protection)的防晒产品。根据欧盟《化妆品条例》的定义,产品测试出的SPF值需达60或以上,并同时符合UVAPF和临界波长的要求,才能标示为SPF50+。
皮肤测试结果发现,只有「Bioderma」(#15)和「Allie」(#17)2款样本的SPF值达60以上,量得的SPF值分别为87.2和61.7。当中只有#15能够同时符合UVAPF和临界波长的要求,而「Allie」(#17)量得的UVAPF值只有9.8,未能达到SPF值的三分之一,未能符合欧盟标示SPF50+的要求。
其余14款样本量得的SPF值由11.7至58.4不等,以「Fancl」(#29)和「Bio-essence」(#30)量得的SPF值最低,分别只有14.3和11.7。此外,该14款样本量得的UVA防晒效能亦十分参差:9款样本量得的UVAPF值未能达到量得的SPF值的三分之一,包括「Bioré」(#19)、「Laneige」(#21)、「Anessa」(#22)、「Dermacept」(#23)、「Eau Thermale Avéne」(#24)、「SUNPLAY」(#26)、「Kosé」(#27)、「Shiseido」(#28)和「Bio-essence」(#30)。
除「Shiseido」(#28)外,余下15款样本均符合临界波长的要求。
相关资料已交由海关跟进。
UVA防晒效能参差 部分只达标示的三分之一
检视所有样本包装,23款样本以「PA System」标示其UVA防晒效能,当中有2款标示为「PA++」,5款标示为「PA+++」和16款标示为最高UVA防晒级别的「PA++++」。另外7款样本则以「UVA Protection」、「Broad Spectrum UVA Protection」等字眼,标示样本能提供UVA防晒功效。
测试结果显示,23款以「PA System」标示UVA防晒效能的样本中,只有7款量度出的UVAPF值合乎标准,包括「Chanel」(#1)、「Nivea」(#2)、「Vichy」(#4)、「Apivita」(#5)、「Cosme Decorté」(#8)、「Neutrogena」(#18)和「Innisfree」(#25)。而标示「UVA Protection」和「Broad Spectrum UVA Protection」等字眼的样本中则只有4款合乎标示,包括「Seba Med」(#3)、「Bioderma」(#15)、「Cancer Council AU」(#16)和「La Roche-Posay」(#20)。
所有样本皆能提供部分UVA的防晒功能,量得的UVAPF值由3.3至67.3不等,有9款样本的UVA防晒效能较高,检出的UVAPF值达到16以上(估计可达约「PA++++」的级别),包括「Chanel」(#1)、「Nivea」(#2)、「Seba Med」(#3)、「Vichy」(#4)、「Bioderma」(#15)、「Cancer Council AU」(#16)、「Neutrogena」(#18)、「La Roche-Posay」(#20)和「Innisfree」(#25)。
4款样本量得的UVAPF值介乎2至4之间(估计约「PA+」的级别),包括「Suisse Programme」(#11)、「Curél」(#13)、「Sofina」(#14)和「Bio-essence」(#30),表现较为逊色。
误以为有足够保护 有机会导致晒伤
SPF和UVAPF两项测试结果反映市面上大部分产品未能提供标示的防晒功效,若消费者涂抹该等属于高度和极高度保护的防晒产品会以为皮肤已有足够的防晒保护,如果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便有机会令皮肤容易晒黑甚至晒伤,也会增加患上皮肤癌的风险。
另外,消费者应留意涂抹防晒产品的分量。是次防晒效能测试结果是按每平方厘米2毫克的分量进行测试,如果消费者实际使用防晒产品的用量低于测试使用的分量,防晒功效便会降低。所以,本会提醒消费者应留意产品上标示的适当用量,若要长时间逗留在户外活动,应该每两至三个小时补涂上防晒产品,以保护皮肤,减低晒伤的风险。
标签资料
除防晒功效外,产品的使用资料、主要成分、有效日期等都是重要的资讯,让消费者正确地选择和使用防晒产品。检视了30款样本的包装(包括产品瓶身、说明书和包装纸盒),发现不少亚洲品牌的产品上的资料只有当地的语言,令消费者难以了解详细的产品资料,本会促请有关供应商改善产品的标签。
成分列表
30款样本中,有19款在产品瓶身或包装上以英文标示详细的成分资料,惟当中只有2款样本,包括「Olay」(#10)和「Neutrogena」(#18)清楚列出主要具有防晒效用的成分(UV blocker/UV filter)。另有6款样本只提供日文的成分资料,消费者或未能知悉当中是否含有过敏成分。
使用方法
不同类型的防晒成分有机会影响使用方法,例如部分化学性防晒产品须在户外活动前20至30分钟涂上方能完全发挥防晒功效,亦有不少样本需用力摇匀才能使用等。消费者在使用防晒产品时,应留意产品上标示的适当用量、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确保能为皮肤提供足够的防护。
检视所有样本包装后发现全部均有标示注意事项,惟当中只有9款有清楚标示建议使用份量,包括「Nivea」(#2)、「Apivita」(#5)、「ÍPSA」(#12)、「Curél」(#13)、「Sofina」(#14)、「Cancer Council AU」(#16)、「Allie」(#17)、「Dermacept」(#23)和「Eau Thermale Avéne」(#24)。消费者使用没有清楚标示使用分量的防晒产品时,有可能因用量不足而令实际防晒功效降低。
另外,只有9款样本有标示清洗防晒产品的方法,包括「Cosme Decorté」(#8)、「ÍPSA」(#12)、「Curél」(#13)、「Cancer Council AU」(#16)、「Allie」(#17)、「Bioré」(#19)、「Eau Thermale Avéne」(#24)、「SUNPLAY」(#26)和「Fancl」(#29)。消费者在使用防晒产品后,应该按包装指示,以卸妆或洗面产品清洗,以防残留物质影响皮肤健康。
使用期
27款样本有标示有效日期或开封后使用期(Period after opening,PAO),使用期一般为12至24个月不等,消费者打开产品后应按指示在限期内用完。余下3款样本(#8,#22,#28)没有标示任何有效期资讯,标签资料不理想。
由于部分防晒产品含水量较高,在有效日期后防腐剂或已失去效用,有机会增加细菌或微生物生长的机会。而开封后太长时间,由于产品已经与空气或皮肤接触,同样会增加微生物滋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