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脂肪?致癌物?天然牛油、人造牛油、涂抹酱点拣好?

牛油、人造牛油及涂抹酱是常见的食材。是次测试了28款市面常见的预先包装牛油、人造牛油及涂抹酱等相关产品的污染物、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及钠含量。结果发现,1款样本的环氧丙醇含量超出欧盟标准上限,各样本的不同种类脂肪酸及钠含量差异大。

营养标签标示值和测试结果的差距

根据《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规例》,除了获豁免的产品,预先包装食品需标示能量及7种营养素的含量。另有些产品会标示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根据《营养标签及营养声称技术指引》的内容,部分营养素如在每100克或100毫升食物中含量少于或等于某水平时,在营养标签上可标示为「0」(例如反式脂肪的指标为0.3克,钠的指标为5毫克)。预先包装食物的营养素含量与标签数值的差距,应在规管容忍限之内(见表四)。

 

营养标签标示值和测试结果的差距

 

比较各样本的营养标签标示值与测试结果,发现2款样本(#26及#28)的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测试结果高于标示值20%,分别相差+86%及+34%。6款样本(#3、#4、#5、#12、#15及#22)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测试结果高于标示值20%,相差+28%至+80%。2款样本(#23及#24)没有标示反式脂肪酸,而包装并没有标示获豁免标示。2款样本(#13及#20)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测试结果未达到标示为「0」的要求。2款样本(#4及#24)的钠含量测试结果未达到标示为「0」的要求。本会强调,营养标签的资料错误有机会误导消费者选购不合适的产品,特别是患有长期病患,例如糖尿病等人士,故促请生产商及代理商提供正确的产品资料供消费者参考。

 

根据香港《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规例》,牛油必须由奶类或忌廉搅制而成。惟「Meiji」Butter Soft(#20)及「Olive Grove」Classic Spread Butter(#22)的成分表中排在第一位的配料为植物油,即其主要成分为植物油,同时成分表没有标示牛油或butter,#22只标示「milk solid(奶固体)」,该2款样本均有使用「Butter」字眼作为产品名称的一部分,但却没有「植物油」的字眼,可能违反法例。另根据《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规例》规定,人造牛油的水分不得超过16%,牛油脂肪不得超过10%,但「Constantia」(#25)及「Marin Food」(#26)人造牛油的水分超过16%,不符法例要求。本会认为产品的名称及包装资料应标示得更清晰及准确,让消费者容易理解产品的类别及其成分。本会已将相关样本的资料转交食安中心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