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款花生酱测试 多「脂」但有「营」?

20款花生酱测试 多「脂」但有「营」?

又香又滑的花生酱是不少人的至爱,有的喜欢早餐涂抹面包多士,有的则用来制作下午茶的西多士;但坊间亦有花生酱多脂肪、不宜多吃的说法,所以本会在市面搜罗了20款花生酱样本进行测试,结果发现2款样本检出的黄曲霉毒素含量高于欧盟上限。

持份者意见及回应

是次报告验出的黄曲霉毒素、镉及塑化剂含量均符合本港法例要求,在正常食用情况下不会影响健康。

 

本港食物内的镉含量受《食物搀杂(金属杂质含量)规例》规管。对没有订明相关上限的食物,食安中心会按《规例》第3AA条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食物安全。以报告中提及镉含量最高的样本为例,市民需每月进食超过4.4公斤的相关花生酱才可能对健康构成风险。

 

就标签事宜的个案,食安中心调查发现1个产品涉嫌违反相关标签规例,已提出检控。4个产品的结果合格、2个产品没有在市场出售,其余检测结果待定。

 

由2020年至今年8月,食安中心共抽取约450个花生及其制品样本作化学及微生物检测,除1个样本的营养素含量不符外,其余均通过检测,食安中心已公布相关结果并已作出跟进。

 

「Jif」(#5)的代理商考虑到测试的偏差性,表示本会是次测试结果符合生产商的记录,惟饱和脂肪一项有差异。亦表示因生产商近日更新了产品营养标签资料,因此亦将市面上的标签同步更新,但是次测试的样本为未更新标签版本,以至其饱和脂肪的标示与实际数据差异较大,将定期并主动审示产品标签,以确保能提供最新及正确的资讯。另表示可确认产品不存在品质及安全性隐患。

 

「家之宝 Buddy's」(#7)的代理商表示样本标签上营养资料中的相关数值是依据多年前的检测数据制定,现在需要依据新的检测报告数据进行必要的修订,并保持花生等原材料的稳定性,将尽快进行检测和标签的修定工作。

 

「Meadows」(#8)的代理商表示会定期检视产品标签,并向本会递交第三方实验室的报告,表示现时市面上供应的产品已采用新标签,且符合香港法例及要求。

 

「Pic's」(#11)的代理商表示样本检测结果符合香港食品安全检测要求。由于自然条件影响,各批次花生的营养成分有细微区别,故此其营养成分按平均值计算,另表示此产品的99%以上配料为高迪酸花生,无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油酱分离是正常现象,亦会研究如何减轻这情况。

 

「The Nutter Company」(#13)的代理商表示是次测试结果中的各项数值均符合香港法例,而关于营养素测试中饱和脂肪酸与标签所示有差距,原因出于营养标签只限数值标示至0.1小数位。每食用分量20克的饱和脂肪酸在营养标签显示为1.4克,而实际数值为1.447克,即每100克为7.235克饱和脂肪酸,与测试结果8.67克的差距为19.8%,没有超出容忍规限。而且此产品成份只得花生,营养数值全取决于农产品,每批收成营养值有偏差属正常。

 

「WHOLE EARTH」(#14)的代理商表示已将检测报告转交供应商跟进。

 

「FAMILIE」(#16)的代理商表示有关产品于所有测试项目中皆符合香港食物的安全标准,并表示对供应厂商亦有严谨的品质要求,确保产品符合质量及安全规格。

 

「fifty 50」(#17)的代理商表示是次测试样本为一年前已停产的美国旧批次,与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产品配方和营养成分不同,生产地点为加拿大。因此,是次测试结果并不能套用于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消费者应参阅现时售卖中的产品营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