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小知识
酿制啤酒的4大程序
酿造啤酒仅需4种主要原材料,包括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啤酒的味道、类型与酿造过程有关。简单来说,酿制啤酒4个主要程序为糖化(malting)、煮花(milling)、冷却(cooling)和发酵(fermentation)等:
啤酒的颜色
啤酒的颜色一般取决于当中成分的实际颜色以及透明度或浑浊度。影响啤酒成品的颜色和透明度的主要因素有:
- 麦芽是影响啤酒颜色的主要因素。麦芽在烘烤过程中会变色,此为食物中的糖和蛋白质受热反应时发生的情况。麦汁是由麦芽煮成的糖溶液。麦芽烘烤的时间愈长,或烤的温度愈高,烹煮出来的麦汁的颜色就愈深。在煮沸过程中,糖会焦糖化,随着焦糖化过程愈长,成品的颜色亦会变深。
- 煮沸是影响啤酒颜色的第二个最重要的因素。热分解是指麦芽汁中部分蛋白质分解和分离,当这些蛋白质没有沉降到壶底,它就会留在啤酒中,令成品变得浑浊。
- 酵母在发酵完成后絮凝或结成足够大的团块,继而沉入底部,令过滤后的啤酒较为清澈。不同的发酵方法或使用不同的酵母,会影响絮凝的程度,继而影响啤酒整体是否浑浊。
啤酒的种类
市面上啤酒的种类和名称五花八门,不同种类的制作方式、出产的地区、酒的风味、颜色等,可以细分成上百种不同的啤酒种类!
如果按制作方式可分为2大种类:「爱尔(ale)」跟「拉格(lager)」。
「爱尔」啤酒发酵时酵母主要停留在顶层的麦汁,发酵温度约为16℃至24℃,令这类啤酒有更丰富的水果香和香料风味。总体来说,爱尔啤酒的味道较为浓郁丰富。按4种主要成分的比例、额外添加的不同成分等,爱尔啤酒可再细分为浅色爱尔(pale ale)、美系印度浅色爱尔(India pale ale,简称 IPA)、琥珀爱尔(amber ale)、波特啤酒(porter)和司陶特(stout)啤酒等。
「拉格」发酵时酵母主要停留在底层的麦汁,发酵温度一般较低,大约为2℃至13℃。与艾尔啤酒相比,拉格啤酒的酵母味较淡,口感清新,以啤酒花和麦芽风味为主。这类可再细分为皮尔森 (pilsner)、勃克(bock)和深色小麦啤酒(Munich dunkel)等。
饮得多啤酒就有「啤酒肚」?
坊间常听到「啤酒肚」这个名词,令人联想到饮啤酒与大肚腩的形成有关。
啤酒是常见的酒精饮品,然而,许多爱饮啤酒的人士未必知道啤酒高热量的主因是当中的酒精所致。以一罐330毫升、酒精含量为5%的啤酒计算,当中约有13克酒精。若只计算酒精这个主要热量来源,假设连续3个月每天饮2罐啤酒,便会从酒精摄取多达16,500千卡的能量,并可转化成大约5磅脂肪组织。除了啤酒本身热量高外,在饮啤酒或其他酒精饮品时,往往以花生、薯片等小食佐酒,而这些高脂肪的零食会令体重进一步增加。
多余的脂肪一般会积聚于内脏,而当内脏脂肪过多,就会往腹部堆积,导致「中央肥胖」。卫生署于2023年发表的人口健康调查报告书发现,年龄介乎15至84岁香港居民中,有37.8%的腰围被定义为中央肥胖人士,即自我报称的腰围高于世卫按亚洲成年人不同性别建议的腰围上限值(男性腰围不超出90厘米和女性腰围不超出80厘米)。中央肥胖的人士有较大机会患上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等疾病。酒精浓度愈高,当中所含的热量亦会愈高。因此,饮酒的人士,不论饮用啤酒、红酒、烈酒或其他种类的酒精饮品,都应该注意相关的健康风险。
酒精危害健康!
酒精是一种有毒物质,会直接和间接影响身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可引致不同的慢性疾病(见表二)。世卫辖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亦已将酒精列为「对人类致癌」(即第一类致癌物)(carcinogenic to humans),与烟草、电离辐射和石棉等属同一类别,可引致多种癌症,当中包括大肠癌、乳癌、肝癌等常见的癌症。饮酒量愈多,罹患相关疾病的机会愈高。就引致癌症的风险而言,饮酒并没有安全水平。
酒精与食物不同,毋须被消化便可以快速和直接地被身体吸收。它能够即时产生一种镇静的效应,继而令自我抑制能力丧失。摄入过量酒精,有机会影响大脑功能和自制力,所以饮醉后造成意外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特别是驾驶人士须注意饮酒后切勿驾驶。同时酒精亦会影响肝脏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影响血糖水平。因此,消费者如果不希望增加患上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的风险,都是少饮为妙。
另外,根据中国营养学会(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资讯,成人1日不应摄入超过15克酒精,如果按是次测试结果,1日饮用1罐啤酒,已经有机会超过建议上限。
无酒精啤酒 Q&A
Q1: 无酒精啤酒以无酒精或极低酒精为卖点,但如何可做到无酒精,又不失酒的风味?
在标准啤酒中,酒精(乙醇)的含量约为4%至5%。
无酒精啤酒主要有3种制造方法:
- 第一种方法是在酿造过程中,减少麦汁成分。由于酵母需要糖才能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故此酿造时控制糖分的含量,便可减少发酵过程形成的酒精。
- 第二种是从标准酒精啤酒中去除酒精。例如将标准酒精啤酒加热,或以反渗透法令酒精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会从啤酒转移到清水,从而将酒精浓度降低到大约0.5%。
- 第三种方法是改用麦汁作为原材料,不进行发酵程序,以其他添加物和加工方式(如添加二氧化碳),令麦汁有类似啤酒的口感和风味。上述方法中,唯这种方法可确保制成的啤酒完全不含酒精。
对于不含酒精(non-alcoholic)的啤酒,乙醇的含量理应较低,部分国家规定只要酒精浓度低于0.5%以下就可称为「无酒精」啤酒。所以尽管部分饮品包装标示「无酒精」,但仍有机会含微量的酒精。
根据香港法例第109章《应课税品条例》第53条,「酒类(liquor)、饮用酒类(alcoholic liquor)、烈酒(spirituous liquor)或酒精(spirit)」,指任何以量计含多于1.2%乙醇的液体。根据内地行业标准T-CBJ 3108《无醇啤酒》的要求,无醇啤酒为酒精度小于或等于0.5%vol的啤酒,0.0%无醇啤酒为酒精度小于0.05%vol的啤酒。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规定,第一类是「无酒精」(alcohol-free)啤酒,真正不含酒精的啤酒,必须不含可检测水平的酒精。这类啤酒应有0.0%ABV(alcohol by volume)的标示。另一类是「非酒精」(non-alcoholic)啤酒,酒精浓度少于0.5%ABV。所有含可检测到酒精浓度的非酒精啤酒都属于这个类别。
由于无酒精啤酒的酒精含量较低,摄入的热量也较低。一般无酒精啤酒(1罐330毫升、酒精含量约为0.3%)提供的热量只有30千卡左右;而正常啤酒(1罐330毫升、酒精含量为5%)则有差不多150千卡的热量。
另外,酒精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对人类致癌」(第1类),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患上慢性疾病及癌症的风险。无酒精啤酒的酒精含量偏低,饮用该类产品摄入酒精而可能引致相关疾病的风险也会较低。然而,就致癌风险而言,饮用含酒精的饮品并无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