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及其他地区的安老政策
总结
如因种种原因长者不能得到妥善的照料,入住一间舒适的安老院不失为一个选择。如家人有需要入住安老院,消费者应带同长者亲身前往心仪的院舍视察环境和设施,并多参观数间院舍以作比较,以及清楚查询各种费用的计算及入住条款。入住后亦要多花时间探访以观察院舍实际的服务质素。每次缴费前,应小心核对各项收费是否正确和合理。按金收据应妥善保存以作日后退院时的凭据。
是次调查发现,部分院舍照顾人手及院友比例较低,虽然仍符合社署最低的人手比例要求,但若院舍的院友大多需要高度或中度照顾,便有机会出现人手紧张甚或不足的情况。本会提醒院舍设立后备方案以应对有机会出现人手短缺的情况。综合邻近地区安老政策的发展,本会认为香港面对人口老化的挑战,有必要不时检讨安老政策,提高居家安老及相关医疗服务的支援,同时增加社区照顾服务,长远纾缓社会对护老院舍的需求压力。与此同时,适时检讨院舍照顾人手比例的安排,并检视放宽输入外劳配额上限的需要,让长者以合理和可负担的价格享用护老服务。
其他地区的安老政策和情况
多个本港邻近地区同样面对人口高龄化的问题,长者人口持续增加,继而令照顾人士的压力更加沉重,各地有关于减轻家庭照顾负担的安老政策值得本港参考:
内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制定《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目标是提供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复盖城乡等地,并增加老年健康服务资源。另外,积极开展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在2025年的目标,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比例达55%;每1,000名老年人对社会工作者人数保持1人以上等,令社会环境更加适老宜居。
另外,其他安老政策还包括: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等。
新加坡
当地65岁或以上的人口比例,由2012年的11.1%上升至2022年的18.4%,预计到了2030年,接近每4名新加坡人便有1人为65岁或以上(23.8%)。新加坡政府着重居家安老,长期护理政策强调以家庭为首要的支援,而社区照顾则为辅助角色,该政府在有需要时才介入协助,而疗养院一般会被视为照顾长者最后的选项。自2015年起,当地政府投放了30亿新加坡币在长者护理上,增加了3,600个日间照顾名额、2,600个家居照顾名额,以及3,700个疗养院床位。
日本
日本在2000年设立了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由雇主、40至64岁的雇员和退休人士退休金的每月保费供款,作为长期护理服务的经费。当地有关保险制度下,所提供的社区照顾服务特点包括增加社区照顾服务数量、具有切合个人需要的一站式社区照顾服务、详尽及精准的护理需求评估,以及严格的个案管理制度等。当地的长期护理服务已由住宿照顾转移至社区照顾。
部分资料摘要自立法会秘书处的资料